脾虛夾滯型胃下垂
臨床表現:
食少便溏,倦怠無力,口苦或口酸,噯氣,舌質淡胖,苔細,脈濡細。
【雞內金炒米粉】
配方: 炙雞內金30只,糯米粉1000克,白糖適量。
制法: 雞內金研成粉末,或烘干后,用小磨磨成粉,備用。糯米用冷水浸2小時,撈出,晾干,蒸熟,再曬干或烘干,磨成細粉。將雞內金與糯米粉混合,再磨一次,篩下粉末,裝瓶。
功效: 健胃消食,補中益氣。
用法: 每日2次,每次2匙,加白糖半匙,沖開水適量,拌勻,用小鍋燉,糊呈透明狀即可食用。當點心吃,3個月為1個療程。
【花椒嫩雞】
配方: 嫩雞1只(約1000克),花椒適量。
制法: 整只雞放人開水鍋內煮至半熟取出,剁成小長方形雞塊;香油與花椒在旺火上炸制成花椒油,蔥、姜切絲。把雞塊(雞皮朝下)逐塊擺放在碗里,將醬油、醋、鹽、味精等一起調勻,倒人碗中,再澆上椒油,撤上蔥姜絲,上蒸籠用旺火蒸半小時,待雞塊熟透將碗取出,雞塊倒扣在大盤中即得。
功效: 補脾開胃,行氣消食。
用法: 佐餐食之。
【舉胃豬肚散】
配方: 豬肚1個,白術200克,升麻100克,石榴皮30克。
制法: 將豬肚洗凈,三味藥用清水洗凈、浸透,裝人豬肚內,兩端扎緊,放入大砂鍋內,加水浸沒,慢火煨至豬肚爛透,撈出,取出藥物曬干研末,豬肚切絲。
功效: 健脾益胃,升舉中氣。
用法: 藥末以米湯或溫開水送服,每次5~10克,1日3次,肚絲佐餐適量食之。
【消脹開胃茶】
配方: 桃核10克,紫蘇6克,雨前茶6克,建神曲6克,炒麥芽10克。
制法: 將上藥先煎好,于湯中加老姜、砂糖調味。
功效: 行氣和胃消食。
用法: 每日1劑,頓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