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張壓低可見于生理性低血壓(消瘦)、內分泌疾病(甲狀腺功能減退、甲狀旁腺功能低下、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或Addison病、低血糖發作)、服用可能導致低血壓的藥物(抗焦慮藥、止痛藥、攝入過量酒精等)、感染或過敏、自主神經病變等。
舒張壓,即心臟心室舒張(末期)時動脈壓極大的最低值,成人的舒張壓平均約60~85mHg,舒張壓大于90mmHg稱為舒張壓升高,低于60mmHg稱為舒張壓減低。
舒張壓主要取決于外周血管阻力和血管壁的彈性,舒張壓減低將影響心臟、腦等重要器官的灌注,其減低多見于老年人,其原因包括動脈壁僵硬、藥物副作用、脫水或肺栓塞等。
如果舒張壓減低嚴重影響心腦供血,可能出現心絞痛或心衰的癥狀。要治療低舒張壓,必須遵循健康的飲食習慣,避免高碳水化合物飲食。為了減輕頭暈或頭暈,從躺下姿勢站起來之前,請先深呼吸、緩慢起身。
舒張壓的正常范圍為60-90mmHg,舒張壓偏低,有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病理性因素引起的,如心功能不全、甲減等。
1.生理性因素:舒張壓偏低,可見于輕度營養不良、體質瘦弱的女性、兒童以及老年人等,如輕度營養不良,導致血容量不足,出現舒張壓偏低的情況,或者老年人是因為血管彈性變差,動脈粥樣硬化較嚴重,導致舒張壓偏低。此時舒張壓低于正常范圍,但沒有其他不適癥狀,可不予干預。
2.心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出現心率變慢,舒張期偏長,通過小動脈流向外周的血液增多,心舒期末在主動脈中存留的血量減少,造成低壓低。因此,舒張壓偏低,考慮與心功能不全有關。
3.甲減:甲減的患者體內甲狀腺激素水平過低,甲狀腺激素可以增加心臟的跳動力量,還會影響血管的舒張,所以嚴重的甲減會出現舒張壓低的情況。因此,舒張壓偏低,考慮與甲減有關。
如果出現舒張壓偏低的情況,排除生理性因素后,應及時就診,明確病因,盡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