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出現胸悶氣短的癥狀,中醫稱之為胸痹。胸痹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一,心血瘀阻證。表現為心胸疼痛,呈刺痛或者是絞痛,痛有定處,夜間比較嚴重。日久不愈,還可因為暴怒勞累而加重,舌質暗紅或紫暗或有瘀斑瘀點,舌苔薄脈弦澀。
二,氣滯心胸證。可以表現為胸悶、胸痛,痛無定處。偶有嘆氣,生悶氣,或者是焦慮時容易誘發或加重。舌苔薄膩,脈弦細。
三,痰濁痹阻證。臨床表現為胸悶,胸痛,痰多氣短,肢體沉重,形體肥胖,大便不成形。舌體胖大,邊有齒痕。
四,寒凝心脈證。表現為胸悶痛加重,喘息不得平臥。多因天氣忽然變冷而發病或加重。嚴重者可有手足不溫、心慌、心煩、面色蒼白、苔薄白脈沉緊。
五,氣陰兩虛證。可以表現為心胸隱痛、時有時無、心慌、心煩、乏力、面色蒼白、舌質淡紅、舌體胖,邊有齒痕。
六,心腎陰虛證。可以表現為胸悶,心痛。失眠盜汗,腰膝酸軟無力,頭暈耳鳴,舌紅少津。苔薄白或者是脈細數。
七,心腎陽虛證。臨床主要表現為胸悶,心煩,自覺氣不夠用自汗。面色蒼白,四肢不溫。舌淡,邊有齒痕,苔白膩,脈沉遲。
臨床當中要根據以上幾種不同的證型來選擇不同的方藥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