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當出現由于足根部的骨刺導致的疼痛,就需要進行一些適當的治療,這些治療包括藥物,自我康復的治療。
首先,是足后跟的一些運動,具體的方法是面朝墻,挺直身體,雙手扶住墻壁,將一只腳的腳趾貼在墻面,兩腳距離大約一步。這樣不停的練習,為直角一次連續三次,一天進行大約十次。另外一種運動,就下蹲運動,我們可以距離墻壁一步的地方,雙手要伸直,服貼于墻面上,然后緩緩的下蹲,保持這種姿勢30秒,然后回到起始的位置。每次練習三組,還有一種運動辦法叫做足底伸展運動。我們可以坐在床邊或者椅子上,兩只腳向前生長,彎曲膝蓋,同時用手掌將腳趾朝膝蓋的方向進行伸張,每只腳可以練習三次。
其次,當這些自我運動的辦法不能緩解疼痛的時候,我們可以進行局部痛點藥物注射,用的成分主要包括利多卡因局麻藥物,還有曲安奈德固醇類激素。一般通過這樣的治療以后,疼痛可以相對比較容易緩解。還可以進行各種物理治療,也有助于足跟骨刺導致的疼痛的治療。
腳跟生骨刺可采用保守治療,嚴重時需要手術治療。
腳跟生骨刺在醫學上即為足跟骨的骨質增生、骨贅,主要表現為下地后的足跟部有石硌、針刺的疼痛,活動開后癥狀可減輕,休息時可緩解,多見于老年人。
首先正確認識骨刺,不要有過重的心理負擔,如果沒有什么疼痛不適癥狀,那則不需要治療。
保守治療:
1.應避免穿硬底鞋,避免長距離活動,應穿軟底鞋。
2.口服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或局部封閉治療效果不錯,藥物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3.適當注意休息,避免久站。
4.睡前溫水泡腳,局部可行按摩,促進血液循環,促進炎癥因子吸收,減輕疼痛。
5.平時生活中注意保暖,適當的補鈣。
如上述治療后長期不能緩解者,可行手術骨刺切除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