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沙參是傘形科植物類中藥,也叫遼沙參、北條參、萊陽參等。
北沙參味甘微苦,性微寒。歸肺經和胃經,具有養陰潤肺和益胃生津的功效,臨床上常用于治療燥熱犯肺所致的發熱、干咳少痰或無痰、鼻燥咽干等;還可用于肺陰虛的干咳少痰、咽干、聲音嘶啞等。另外,北沙參能滋胃陰、生津液,可用于改善口燥咽干、煩熱口渴等癥狀。
如果是因為上火、肺炎、支氣管炎等疾病引起咳嗽和咳痰等癥狀,可用水煎煮北沙參來服用,能起到一定療效。要遵醫囑服用,不可自行增加或減少用量。
北沙參還可和玉竹、桑葉以及麥冬等中藥材進行配伍,具有更好的清潤作用,有效改善肺部不適的癥狀,也可緩解大便干燥。不過北沙參不可與藜蘆、防己一起使用,容易起到反作用。
建議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北沙參,不可盲目自行使用,以免出現不良影響。
養陰清肺、益胃、生津。
北沙參是一種常見中藥,味甘。北沙參有滋養陰液,清除肺中燥熱,保護腸胃,促進津液生成的功效,臨床上用于治療肺熱燥咳,痰中帶血,胃陰虧虛所致的熱病津液虧虛、咽干口渴等疾病。
北沙參又名銀條參、萊陽參、遼沙參,是傘形科植物珊瑚菜的干燥根?,F代研究表明,北沙參有鎮咳、祛痰、平喘、解熱、鎮痛、免疫調節、抗胃潰瘍等作用。
注意事項∶
適宜人群∶北沙參配合其他藥物或治療手段,可用于食管炎、小兒口瘡、聲音嘶啞、萎縮性胃炎、糖尿病等人群。
用藥禁忌:不宜和藜蘆一起用。
禁忌人群∶因風寒而引起咳嗽者忌用。肺胃虛寒者忌用,這類人群常表現為氣短、痰白清稀、腹部發涼、食欲不振、腹脹等。
用法用量∶治療用藥時,常煎成湯藥口服,成人每天5~12g。日常生活中,可煲湯食用,有養胃的效果。
日常保存∶放在通風、干燥的地方,防蛀。
北沙參性味甘、微苦、微寒,具有養陰清肺、益胃生津的功效作用。本品可入肺、胃二經,常用于肺熱燥咳、勞嗽痰血,胃陰不足、熱病津傷所致的咽干口渴等。
北沙參又稱海沙、遼沙參等,是傘形科珊瑚菜屬植物北沙參的根?,F代藥理研究顯示,本品有調節免疫功能、抗胃潰瘍、鎮咳平喘、祛痰、解熱鎮痛、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等作用。
在服用北沙參時應注意,因本品藥性寒,故脾胃虛弱者慎用,以免導致大便溏稀等癥狀;風寒感冒咳嗽者慎用,使用不當可能會加重感冒癥狀。本品禁止與藜蘆及其制劑一同使用,以免影響藥性,產生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