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俞穴,中醫(yī)針灸穴位之一,屬足太陽膀胱經(jīng),是我們?nèi)梭w一個重要的穴位。
【定位歸經(jīng)】
位于第5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層為最長肌,有第5、第5肋間動、靜脈后支,布有第5、第6胸神經(jīng)后支的皮支,深層為第5、第6胸神經(jīng)后支外側(cè)支。
【功能主治及配伍】
主治心痛、驚悸、失眠、健忘、癲癇、咳嗽、吐血。現(xiàn)代常用于治療冠心病、心絞痛、風(fēng)濕性心臟病、肋間神經(jīng)痛、精神分裂癥、癔病等。以下是其配伍方法:
?。?)心痛:配巨闕穴治心痛。
?。?)失眠健忘:配脾俞穴、神門穴、足三里穴、三陰交穴治失眠健忘。
(3)癲癇:配大椎穴治癲癇。
【保健方法】
心俞穴是我們?nèi)梭w一個必不可少的穴位,有下面幾種保健方法:
?。?)針刺法:斜刺0.5-0.8寸。局部酸脹,針感可沿季脅到達(dá)前胸。 不可深刺,以防造成氣胸。
?。?)艾灸法:艾炷灸5~7壯,艾條溫灸10~15分鐘。
?。?)按摩法:以一手掌置于心俞穴(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向兩側(cè)旁開1.5寸)進(jìn)行揉法,以順時針為主,反復(fù)3-5分鐘后,再揉另一側(cè),力度要輕柔。
【適用人群】
心俞穴常用于中青年和老年人疾病的保健及預(yù)防,尤其適合以下人群:
(1)心絞痛
用電針心俞、內(nèi)關(guān)、厥陰俞治療冠心病心絞痛30例,常規(guī)針刺,得氣后帶電留針20min,每日1次,7次為一療程。結(jié)果:癥狀改善顯效10例,好轉(zhuǎn)18例,無效2例;心電圖改善顯效4例,好轉(zhuǎn)6例,無變化20例。
(2)心律失常
以心俞、內(nèi)關(guān)腧穴注射治療室性心律失常30例,每穴注入1%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1mL,每日1次,3次為一療程,經(jīng)1~3個療程治療。結(jié)果:顯效17例,好轉(zhuǎn)10例,無效3例。
【注意事項】
(1)從年齡上來說,兒童一般不宜用心俞這個穴位。
(2)由于針對的病情不盡相同,所以不同方法在心俞的使用程度和分寸上,有一定的不同和講究。
?。?)心俞在作用上有一定的偏向,所以在使用時要謹(jǐn)慎,而且它所處的位置在背部比較偏上,又靠近心臟,所以使用時就要更加注意。
膈俞穴是足太陽膀胱經(jīng)第十七穴,是八會穴之一,血會膈俞。膈俞名意指膈膜中的氣血物質(zhì)由本穴外輸膀胱經(jīng)。本穴物質(zhì)來自心之下、脾之上的膈膜之中,故名膈俞。
【定位歸經(jīng)】
位于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正中線旁開1.5寸處,因本穴內(nèi)應(yīng)橫膈,故名膈俞,又因在第七胸椎棘突下,故又名七焦之間。該穴療效明顯,刺灸該穴可起到養(yǎng)血和營、理氣止痛作用。定位此穴道的時候一般采用俯臥的姿勢,膈俞穴位于人體的背部,當(dāng)?shù)谄咝刈导幌?,左右旁開二指寬處。
【功能主治及配伍】
此穴的主治疾病為慢性出血性疾病、貧血、呃逆、神經(jīng)性嘔吐、蕁麻疹、皮膚病等。以下是其配伍方法:
?。?)嘔吐呃逆:配內(nèi)關(guān)穴、足三里穴治嘔吐、呃逆。
?。?)貧血:配足三里、血海穴、肓膏治貧血。
【保健方法】
胳俞穴是我們?nèi)梭w的一個重要穴位,以下是其保健方法:
?。?)刺灸法:斜刺0.5~0.8寸。
(2)刮痧法:用面刮法從上而下刮拭膈俞穴,力度微重,出痧為度,可驅(qū)風(fēng)散熱,治療各種血癥。
(3)按摩法:用大拇指按揉膈俞穴100~200次,每天堅持,能夠治療各種血癥。
【適用人群】
常用于中青年和老年人疾病的保健及治療,尤其適合以下人群:
?。?)胸膈氣機不利:主要表現(xiàn)為兩側(cè)呼吸功能的不平衡,這種體質(zhì)的人可以用針刺胳俞穴法。
?。?)血虛:這種體質(zhì)的人可以用艾灸隔俞穴法。
【注意事項】
?。?)針刺治療時不可深刺,要掌控好力度。
?。?)治法: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針出氣或補血水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