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為苦寒之品,具有祛風除濕、活血通絡、消腫定痛的功效。
雷公藤別名黃藤、斷腸草、菜蟲草,為衛矛科植物雷公藤的干燥根的木質部。味苦、辛,性涼,有大毒。歸心、肝經。
一、功效與作用
本品苦燥辛散,通行性涼,力猛毒大,入心、肝經。善于祛風除濕、通絡止痛、活血消腫、殺蟲解毒。多用于風濕頑痹、瘡腫、麻風及頑癬等沉疴痼疾;長于治療類風濕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及坐骨神經痛等:此外,近年臨床用治慢性腎炎、紅斑狼瘡等疑難病證,取得一定療效。唯毒性強烈,內服宜慎。
1.本品可祛風濕,有較強通經絡的作用,能改善痹證的關節拘攣、減輕疼痛等。雖為苦寒之品,但各型風濕痹證均可選用,尤長于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單用有效,內服或外用皆可。
2.清熱解毒用于瘡癰腫毒,皮膚瘙癢。
二、用法用量
煎服,3~6g,宜久煎(文火沸煎2小時以上)。
外用適量,搗爛或研末外敷、調擦或搗汁搽患處。
三、禁忌證
1.孕婦、體虛弱者忌用。
2.有心、肝、腎器質性病慎用。
3.貧血及白細胞減少者慎用。
四、給藥說明
外敷不可超過半小時,否則起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