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的常見癥狀有心悸、胸悶、胸痛、發紺、水腫、呼吸困難等。
1.心悸,心悸是指自我感覺心臟跳動不適或者心慌感。多種原因可能引起心悸,如心室肥大,各種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
2.胸悶、胸痛,心絞痛典型的發作特點為活動、勞累、受寒或吸煙等之后,出現胸骨后、心前區的持續數秒或數分鐘的悶痛或刺痛,一般休息后可有所緩解。但疼痛情況較重,如壓迫性、緊縮性疼痛,偶伴灼燒感,持續不能緩解,甚至出現瀕死感的多考慮為急性心肌梗死。
3.發紺,通常發生在唇、指甲等部位,心臟疾病,如急性、慢性心力衰竭等會出現此癥狀。
4.水腫,右心衰竭常出現水腫,表現為身體低垂部位(如踝部、小腿)的對稱性、凹陷性水腫(用手按壓水腫局部皮膚后,出現凹陷,手指松開后,凹陷不能立即平復)。
5.呼吸困難,左心衰竭會導致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最常見的是運動或者勞累之后的呼吸困難。較為嚴重者會出現平臥時呼吸困難,甚至入睡后突然因憋氣而驚醒。
注意:出現心臟不適等癥狀后,應及時前往醫院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