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老是出汗可能是肝膽火旺、氣血不足、脾胃虛弱等導致的。
1.肝火旺盛:患者可表現為頭疼、頭脹、手腳發熱、出汗等癥狀,可在醫生指導下用具有清肝瀉火(清除肝火)功效的龍膽瀉肝湯丸加減治療。
龍膽瀉肝丸由龍膽、柴胡、黃芩等組成,作用為清肝膽,利濕熱。用于肝膽濕熱(濕熱邪氣郁積在肝膽)。孕婦,年老體弱,大便溏軟者慎用,忌辣刺激性食物。
2.氣血不足:患者可表現為出虛汗、頭暈、精神不佳等癥狀,可在醫生指導下用補氣養血的歸脾丸湯加減治療。
歸脾丸由黨參、炒白術、炙黃芪等組成,作用是益氣健脾(調理脾胃氣機),養血安神(通過滋養血液來安定神志,舒緩情緒)。用于心脾兩虛(心和脾兩臟虛弱)等氣血不足之癥。忌不消化食物,感冒發熱患者忌用。
3.脾胃虛弱:患者可表現為厭食腹脹、腹痛腹瀉等癥狀,可在醫生指導下用具有健脾養胃功效的健脾丸加減治療。
健脾丸由黨參、炒白術、陳皮等組成,作用是健脾開胃(通過強健脾臟來增進食欲)。
出現腳老是出汗這種病癥,需在專業中醫師辨證下規范合理用藥,不可自行選擇,以免延誤病情。
腳易出汗可能是由生理性因素引起的,如鞋子不透氣、精神緊張等;但也有可能是由病理性因素引起的,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圍絕經期綜合征等。
1.生理性因素:鞋子不透氣、天氣炎熱等,都可導致腳易出汗,且通常不伴有其他癥狀。另外,精神緊張、情緒激動等,會使交感神經沖動增加,致使汗腺興奮性增加,也會導致腳易出汗。
2.病理性因素:
(1)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甲狀腺素分泌過多,可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從而導致患者腳易出汗,且可伴有疲乏無力、不耐熱、心悸、食欲亢進等癥狀。
(2)圍絕經期綜合征:多見于45~55歲婦女,主要是因卵巢功能衰退甚至衰竭,性激素水平下降,導致的血管收縮功能異常,致使患者腳易出汗,通常還可伴有月經異常、心悸、失眠、激動易怒等現象。
此外,結核病、腎上腺功能亢進等因素也可引起腳易出汗,若伴有其他不適時,還需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后,盡早采取針對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