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壓的定義一般是收縮壓低于90mmHg,舒張壓低于60mmHg。但對于患有心臟疾病的病人,舒張壓(低壓)需要保持在60mmHg以上,以防止心肌缺血和其他嚴重的并發癥。
低血壓是一種常見的醫學現象,當收縮壓低于90mmHg和舒張壓低于60mmHg時,可以被診斷為低血壓。這種情況下,各器官如心、腦、腎、肢體等可能因為血壓過低,無法得到充足的血流灌注,可能導致腦供血不全、心臟缺血、腎功能不全等問題。
對于患有心臟疾病的病人來說,舒張壓(低壓)至少需要保持在60mmHg以上。因為心臟的灌注主要在舒張期,這是與其他器官不同的地方。如果舒張壓低于60mmHg,可能會引發心肌缺血,甚至誘發冠狀動脈內血栓形成,導致心肌梗死。
總的來說,低血壓的定義和臨界值因個體和具體狀況的不同而略有差異。在任何情況下,如果出現血壓持續偏低或出現低血壓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進行必要的檢查和治療。
低血壓的標準是收縮壓低于90mmHg和(或)舒張壓低于60mmHg。
血壓的正常值范圍是收縮壓(高壓)90~140mmHg,舒張壓(低壓)60~90mmHg,因此通常而言對于收縮壓低于90mmHg和/或舒張壓低于60mmhg的人就可以診斷低血壓了。
但由于器官與組織的血液灌注主要取決于收縮壓的水平,故衡量血壓降低的意義應以收縮壓為準,而舒張壓僅有參考價值。血壓偏低只要不伴腦、心、腎供血不足的有關癥狀,可稱為低血壓狀態,也不能認為是病理狀態,尤其常見于偏瘦年輕女性,長期血壓偏低的人只要沒有頭暈、眼前發黑、惡心等癥狀,可以不用處理,適當增加體育運動有助于血壓升高。
特別提醒:當出現低血壓后,需要判斷是生理性的還是病理性的低血壓,如果是偶發性的生理性的低血壓,對人體基本沒有影響,是可以不進行治療的,只需動態觀察即可;但如果是病理性的低血壓,尤其是威脅生命的低血壓,則需要積極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