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退休人員視同繳費指數、實際繳費指數和平均繳費指數,是怎么確定的?這一塊的內容都不是很熟悉,下面聚媒財經小編淳于子就給大家來詳細介紹一下退休人員視同繳費指數、實際繳費指數和平均繳費指數,是怎么確定的?的內容,希望能幫助到大家了解這一塊的問題。
退休人員視同繳費指數、實際繳費指數和平均繳費指數,是怎么確定的?下面隨社保網小編一起來看看退休人員視同繳費指數的相關資訊。
參保人員辦理退休手續時,如果個人的繳費年限長、平均繳費指數高,則在辦理退休手續之后,養老金的待遇一般都是比較高的,那平均繳費指數是怎么計算的呢?
根據法規來說,平均繳費指數是根據參保人員歷年繳費指數的平均值確定的,在大部分地區,平均繳費指數都是由視同繳費指數和實際繳費指數計算的。
其中,實際繳費指數是由參保人員的繳費檔次確定的,比如參保人員的繳費檔次是80%,那么所對應的實際繳費指數就為0.8,如果參保人員每年的繳費檔次都是不同的,則所對應的實際繳費指數也都是不同的,而在實際繳費時,在崗職工的繳費檔次就不是固定的,都是根據個人的工資待遇確定繳費基數的。
比如在崗職工的繳費基數是7860元,而當地的社保繳費基數是7580元,那么在崗職工當月或者當年所對應的實際繳費指數就為7860/7580=1.0369左右,但在計算平均繳費指數時,參保人員所有繳費年限的實際繳費指數都需要計算出來。
視同繳費指數是因地而異的,因為視同繳費年限并不是真正的繳費,所以就沒有具體的繳費指數,一般各地的視同繳費指數都是當地法規的,比如大部分地區的企業退休人員,視同繳費指數都是按照1計算的;少部分地區的企業退休人員,視同繳費指數都是按照實際繳費指數的平均值確定的;還有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視同繳費指數都是根據本人的職務指數、級別指數和調節指數確定的。
由此就可以看出,參保人員的實際繳費指數和視同繳費指數,都是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確定的,而平均繳費指數就由參保人員所有的實際繳費指數和視同繳費指數的平均值確定。
以上就是退休人員視同繳費指數的全部內容,如你對五險一金還有疑問,歡迎關注社保網解鎖更多專業資訊。
以上就是 聚媒財經對該內容的介紹了。希望上述內容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