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有炎癥時,需要明確引起肺部炎癥的原因,才能有針對性的治療。
一般是由細菌、病毒、寄生蟲、真菌等感染引起的。如果患者是由于細菌或真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癥,需要進行抗感染治療,例如頭孢、青霉素、紅霉素等。如果是因為病毒入侵,引起的肺部炎癥,只需要抗病毒治療,例如口服清開靈,奧司他韋、蒲地藍、更昔洛韋等。
如果口服藥物的效果不明顯,可以改為靜脈注射,必要時,進行藥物敏感試驗以及痰培養(yǎng),選擇敏感的藥物,對癥治療。
肺部感染最常見的是細菌感染,細菌包括常見的肺炎鏈球菌、肺炎克雷伯、金黃色葡萄球菌、支原體、衣原體、軍團菌等非典型病原體,同時還包括病毒,特別是流感病毒及真菌等。
如果沒有查找到感染的病原體,就需要進行經(jīng)驗性的抗感染治療,有時候病原學不一定能夠精確找到病原體,最終的治療要等到結果明確才進行,早期主要靠經(jīng)驗性治療。如有異常建議及時就醫(yī),在醫(yī)生的指導下用藥及進行其他治療。
肺炎的治療具體需要根據(jù)肺炎的病因如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損失、過敏及藥物而選擇相應適當?shù)闹委煼椒ǎ酁樗幬镏委煟ò⒛髁帧W司他韋、氟康唑)和對癥支持治療。
1.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普通性肺炎:大多數(shù)病毒性、細菌性、真菌性、支原體等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肺炎,需要根據(jù)具體病原體選擇合適的藥物進行抗感染治療。
如對于細菌性感染,可給予阿莫西林,頭孢曲松等抗感染。對于病毒性肺炎可給予奧司他韋等抗病毒,對于真菌性肺炎可給予氟康唑、伏立康唑等抗感染。對于支原體肺炎可給予阿奇霉素等治療。
肺炎常合并發(fā)熱、咳嗽咳痰、胸悶等癥狀,需要相應的給予布洛芬等退熱、氨溴索等化痰、可待因桔梗平等止咳等對癥治療。
2.理化因素、免疫損傷、過敏及藥物引起的肺炎:如放射損傷引起的肺炎、胃酸吸入引起的肺炎等,應給以糖皮質(zhì)激素等抗炎治療,比如潑尼松等,同時需針對并發(fā)癥治療。
3.重癥肺炎:因各類原因導致的肺組織炎癥到達一定程度,惡化加重形成重癥肺炎時,在選擇強有力的抗菌藥物的同時,必要時須在重癥監(jiān)護病房予以呼吸支持治療,如無創(chuàng)呼吸,甚至是氣管插管、氣管切開、呼吸機輔助通氣等支持治療。
4.此外,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zhì),減少危險因素如吸煙等,能一定程度上對肺炎的治療起到積極作用。
發(fā)現(xiàn)肺炎時,應及時就診,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明確病因,并作出針對性的治療,切勿自行盲目用藥。以上藥物需在專業(yè)醫(yī)師和藥師指導下規(guī)范、合理應用。
肺部發(fā)炎,需要配合醫(yī)生做肺部X線或CT檢查,同時行血常規(guī)、痰培養(yǎng)檢查和呼吸道病原體等實驗室方面檢查,確診致病微生物后,對癥藥物治療。
1.肺部X線檢查。如果患者出現(xiàn)高燒、劇烈咳嗽和呼吸困難等癥狀,有可能患有肺炎。需要積極配合醫(yī)生做肺部拍片檢查或者做肺部CT檢查,確診是否有肺部陰影等情況。
2.實驗室檢查。做完肺部X線檢查后,還需要遵醫(yī)囑做血常規(guī)、痰培養(yǎng)檢查和呼吸道病原體,比如支原體等方面檢查,確診肺部感染有哪種致病病原體。確診后積極配合醫(yī)生針對具體病原體對癥藥物治療。
3.如果是細菌感染引起,需要使用敏感抗生素消炎治療,比如青霉素等。如果是支原體感染引起,需要使用大環(huán)內(nèi)酯類抗生素,比如阿奇霉素等。如有咳嗽咳痰癥狀,可應用止咳化痰藥物等,如甘草片、氨溴索等
以上所提及藥物,均須注意藥物副作用,應在醫(yī)生指導下應用。出現(xiàn)肺炎,應及時就診,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