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虛外寒,指陽氣虛不能溫煦體表,出現外寒證候。
素問.調經論:“陽虛則外寒,陽受氣于上焦,以溫皮膚分肉之間,今寒氣在外,則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則寒氣獨留于外,故寒栗”。陽虛體質主要表現為畏寒怕冷,陽虛體質的人怕冷,尤其是下肢,背部及腹部特別怕冷,夏天不能吹空調,不敢喝冷飲。女性常見,手腳發涼,面色青白,下體寒涼,但如果僅僅是手腳指,或是手部腳部發涼,也不一定就完全是陽虛,血虛,氣虛,氣郁也有關。通常血虛則氣虛,氣虛則血瘀,因為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通常陽虛的體質的人要特別注意下體及后背和前腹部保暖。俗話說,寒由腳下生,因為腳下的涌泉穴為腎經之根,腎經之氣猶如源泉之水,來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處,女性,特別是女孩子,就算沒有陽虛癥狀,也要注意下肢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