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腦干梗死的方法有溶栓治療、介入治療、藥物治療、康復治療。
1.溶栓治療:當患者腦干梗死發病在6小時內,符合適應癥且沒有禁忌癥,可以應用阿替普酶或尿激酶進行溶栓治療。大部分患者在溶栓結束后,血栓溶解,癥狀明顯改善。
2.介入治療:介入治療的時間窗相比溶栓治療更長,如果患者有可挽救的缺血半暗帶,可以應用介入治療解除血管狹窄、恢復血供。
3.藥物治療:腦干梗死的患者可應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降脂及穩定斑塊,銀杏葉片改善循環等藥物治療。
4.康復治療:如果患者腦干梗死進入到恢復期,遺留偏癱等癥狀,可以進行運動訓練、針灸等康復治療。
腦干梗死的患者應及時前往醫院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規范治療,避免自行用藥。
腦干梗死的治療方法有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抗凝、營養神經,還可進行手術及康復治療。
腦干梗死是腦橋及延髓部位的毛細血管及動脈產生狹窄或發生血流堵塞,導致其局部血流不通,進而形成局部腦組織梗死灶。其治療以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抗凝、營養神經為主,減少并發癥及后遺癥的出現,還可通過手術及后續康復的方式治療。
藥物治療有靜脈注射纖溶酶原激活劑;抗血小板聚集藥物,如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神經保護藥物中的鈣拮抗劑,如尼莫地平和其他抗氧化劑等。對于急性的腦干梗塞可使用微創手術治療,如動脈取栓術、動脈溶栓術等;而對于慢性腦干梗塞可使用基底動脈支架置入術。
具體方法選擇應根據患者病情進行選擇,同時建議藥物及相關專業操作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急性腦干梗塞需行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對癥支持治療及康復治療。
1.藥物治療:發病4.5小時內可以使用阿替普酶溶栓藥物治療,發病在6小時內,符合條件的患者可考慮給予尿激酶靜脈溶栓。未能溶栓或溶栓24小時后可給予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等穩定斑塊藥物治療,同時還可給予依達拉奉、丁苯酞等神經保護、改善循環藥物治療。
2.手術治療:如果存在責任大血管病變,還可以采取手術治療,如機械取栓、支架植入等。
3.對癥支持治療:如有顱壓高者,可給予甘露醇脫水治療;吞咽困難者,應鼻飼飲食;呼吸障礙者,需呼吸機輔助呼吸,翻身拍背,預防肺部感染等。
4.康復治療:病情穩定后應積進行肢體功能康復治療,可協助針灸等,有助于神經功能恢復。
急性腦干梗死患者建議及時就醫,規范治療,以免耽誤病情。
腦干梗塞最佳治愈時間目前認為是發病后4.5~6小時內。
靜脈溶栓治療是腦干梗塞最重要治療措施之一,可以恢復血流供應。此外,血管內介入治療、外科干預也是重要的治療方式。腦干梗塞起病急,在治療上必須及時,不能拖延,超過急性發作期時治療效果就不太好了。
所以最有效的治療是在黃金6小時之內,通常在4.5~6小時內進行治療的患者后遺癥比較少,不會對腦干造成太大的損傷,所以當出現腦干梗塞時,評估患者情況符合指征后,盡快溶栓治療,同時患者也應該在病情穩定時及早開始康復治療。
如果確診為腦干梗塞,建議及早進行規范治療,以減少疾病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