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膽草具有清熱燥濕 (清除熱邪,干燥濕邪),泄肝膽火的作用。
龍膽草主要用于治療濕熱黃疸,女性帶下黃臭,濕疹,肝火頭痛,目痛,口苦,高熱驚厥等癥。
龍膽草是龍膽科植物條葉龍膽、三花龍膽、堅龍膽等的干燥根及莖。現在藥理研究發現龍膽草含有龍膽苦苷、獐牙菜苦苷、三葉苷、苦龍苷、苦樟苷、龍膽黃堿、龍膽堿、龍膽三糖等成分。具有抗真菌、抑菌、抗炎、護肝、抗瘧疾等作用,大劑量龍膽還具有降壓的作用。
注意事項:1.龍膽草一般建議內服,用量不可過大,需遵醫囑;2.龍膽草苦寒傷胃,脾胃虛寒及陰虛津傷患者不宜使用。
龍膽草的功效與作用為清熱燥濕、瀉肝膽火。
龍膽草,原名為龍膽、膽草等,是龍膽科植物條葉龍膽、龍膽、三花龍膽或堅龍膽的干燥根和根莖。前三種習稱“龍膽”,后一種習稱“堅龍膽”。本藥味苦,性寒,歸肝、膽經。
一、功效與作用
1.清熱燥濕:本藥苦寒,清熱燥濕力強,可用于濕熱黃疸、濕熱淋證及陰癢陰腫、帶下黃稠、陰囊濕疹等下焦濕熱證。
2.瀉肝膽火:本藥苦寒入肝膽經,可用于肝膽火盛之脅痛、口苦目赤、耳腫耳聾以及肝經熱極生風引起的高熱驚厥、手足抽搐等癥。
此外,本藥也能清熱解毒,可用于瘡腫等熱毒證。
二、禁忌證
本藥苦寒,脾胃虛寒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