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胃寒的人一定要注意,需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還有胃寒病人可多吃胡椒豬肚湯、生姜水。胡椒和生姜是健胃、暖胃的調味品,可以調理好胃寒的病癥,恢復健康脾胃。與此同時,大家最好不要吃過多生冷的食物,以免加重胃寒。
“胃寒”常因天氣變冷感寒、食冷品等而引發疼痛,疼痛時伴有胃部寒涼感,得溫癥狀減輕。胃寒的主要病因是飲食習慣不良,如飲食不節制、經常吃冷飲或冰涼的食物,再加上生活節奏快,精神壓力大,更易導致胃病,那么胃寒怎么辦呢?
一、胃寒怎么辦
1、首先要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多食清淡,少食肥甘及各種刺激性食物,如含酒精及香料的食物。謹防食物中的過酸、過甜、過咸、過苦、過辛,不可使五味有所偏嗜。有吸煙嗜好的病人,應戒煙。
2、飲食定時定量。長期胃痛的病人,每日三餐或加餐均應定時,間隔時間要合理。急性胃痛的病人應盡量少食多餐,平時應少食或不食零食,以減輕胃的負擔。
3、注意營養平衡,平素的飲食,應供給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以利于保護胃黏膜和提高其防御能力,并促進局部病變的修復。
4、飲食宜軟、溫、暖。烹調宜用蒸、煮、熬、燴,少吃堅硬、粗糙的食物。進食時不急不躁,使食物在口腔中充分咀嚼,與唾液充分混合后慢慢咽下,這樣有利于消化和病后的修復。要注意四季飲食溫度的調節,脾胃虛寒者尤應禁食生冷食物,肝郁氣滯者,忌在生氣后立即進食。
二、胃寒的食療方法
1、紅參苓術燉牛腱
做法:紅參、云苓8克、白術3克、牛腱150克、姜片適量。將牛腱洗凈切片,再與洗凈的藥材一起放進燉盅內,加清水300毫升,隔水燉2小時即成。
功效:紅參味甘微苦性平,能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安神,凡氣血津液不足之癥皆可應用。云苓味甘淡性平,健脾利水,寧心安神。白術味甘微苦,性溫,健脾燥濕、利水、安胎。牛腱性平味甘,能補中益氣。
適用人群:脾胃虛弱所致的胃脘脹痛、腹痛泄瀉、食欲不振者;病后體弱、營養不良者。
2、扁豆苡米燉雞腳
做法:雞腳100克、扁豆10克、苡仁10克、云苓6克、生姜1片。將雞腳去衣洗凈飛水,再與洗凈的藥材一起放進燉盅內,加清水300毫升,隔水燉2小時調味后服用。
功效:扁豆味甘性溫,補脾而不膩,性溫而不燥;苡米味甘淡、性平,而強筋骨之效以雞腳為最。
適用人群:因脾虛濕重所致之胃腸炎,而見大便泄瀉者尤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