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質呈弱陽性時,表明尿液里有少量的蛋白質,可能是進行尿檢前有劇烈的運動,生理性原因引起的;也可能是泌尿系統感染、腎小球疾病、骨髓瘤疾病等病理性原因引起的。可以再做一個24小時尿蛋白定量,為判斷疾病提供依據。
現在的人們對身體健康越來越重視了,不但在身體有不適癥狀時,會積極去醫院檢查;即使沒有明顯的不適癥狀,也會定期去醫院做體檢。尿常規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檢查項目,但是有些人拿到體檢結果后,面對報告單上的所顯示的尿蛋白質弱陽性這種專業術語一頭霧水,那么,尿蛋白質弱陽性是什么意思呢?
一、尿蛋白質弱陽性什么意思
尿蛋白弱陽性就是指尿液里邊含有蛋白質,但是數量不多,呈弱陽性的狀態。此時可以再做一個24小時的尿蛋白定量,就可以清楚的了解尿液中蛋白質的量到底有多少,可以為判斷疾病提供依據。
二、尿蛋白弱陽性的原因
1.生理性原因
有些人在做尿常規檢查前,有劇烈的運動,這時候做的尿常規檢查往往會呈弱陽性,一般經過休息后再復查就會轉陰。這種尿蛋白質弱陽性就是一種生理性的,對身體健康沒有危害,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時不用擔心,也不用特殊處理。
2.病理性原因
(1)泌尿系統感染
尿液中如果有少量的蛋白質,排除了生理性原因后,要考慮是否是泌尿系統出現了感染。比較常見的有腎盂腎炎、尿路感染、膀胱炎、尿道炎等,此時病情還不適特別嚴重,一般積極應用抗生素對抗感染后,這種癥狀就能得到有效的緩解。
(2)腎小球疾病
當發現尿蛋白質呈弱陽性時,最好能再做一個腎功能檢查、腎臟彩超檢查,甚至進行腎活檢,判斷是否是腎小球出現了病變。比如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等,確診后需要積極治療,否則對患者的健康影響很大。
(3)骨髓瘤
當出現骨髓瘤疾病時,患者的尿蛋白也會呈弱陽性,同時還會有腰酸背痛、貧血、腎衰竭等癥狀出現,需要積極應用放化療、免疫療法進行治療,延長患者的生存期。
尿蛋白弱陽性指尿里面有很少量的蛋白,但是尿常規是一個定性不定量的檢查。尿液濃縮時,患者可能會出現尿蛋白的弱陽性,但在飲水和進食后,尿液稀釋,尿蛋白又會消失。
所以首先要確定患者留尿的方式是否標準。留尿常規要求中段尿,還要求女患者用水清洗外陰再留中段尿。若方式正確,仍有尿蛋白弱陽性,需給患者做一個蛋白的定量檢查,比如說24小時尿蛋白定量或者是尿微量白蛋白和肌酐的比值,來明確是否真正有尿蛋白的超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