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寒,通俗來講就是“子宮寒涼”,臨床多以小腹冷痛、畏寒肢冷、月經異常等為主要特點,可引起痛經、閉經等問題。治療宮寒沒有最好的方法,在醫生的指導下,對癥治療才能收到較好的療效。臨床上治療宮寒主要是藥物治療和針灸治療。
1.藥物治療。宮寒分為虛寒和實寒,二者所用的藥物不一致。虛寒常用藥方有溫補腎陽的金匱腎氣丸、理氣補血,暖宮調經(溫暖子宮,調理月經)的艾附暖宮丸等。實寒常用藥方有桂枝茯苓丸用于活血化瘀等。
2.針灸治療。包括艾灸和溫針灸。艾灸能對經絡穴位產生刺激,溫經散寒(溫煦人體經絡,祛除體內寒邪),主要適用于宮寒引起的痛經。如艾灸腹部的氣海、關元等穴起到溫中補虛、溫經散寒的作用。溫針灸可以通過溫熱刺激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從而改善宮寒癥狀,如溫針灸中脘、足三里等。
此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暖,改變飲食習慣。少吃冷的食物,如冰淇淋。適當的體育鍛煉對調節宮內宮寒很有幫助。
宮寒如不及時治療,可引起痛經、閉經、不孕癥等。由于臨床癥狀和特點的不同,宮寒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規范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