脛骨結節牽引,主要是一種很常見的骨牽引,多用于股骨頭骨折、股骨頸的骨折以及骨盆骨折。
它的方法是在脛骨結節下方5cm處的平脛骨結節,進行一個局麻,然后通過所有點狀孔打入斯氏針,然后穿出對側之后進行一個固定,然后將患肢進行牽引制動。
它的適應癥主要用于一些下肢近段的骨折,是很常見的牽引治療方法。脛骨結節牽引后,需要定期對牽引弓釘口部消毒,避免釘口部感染。患者還要觀察下肢血運。
脛骨結節牽引進臨床中針點具體位置如下:在脛骨粗隆下節指骨內,畫一條與脛骨粗隆垂直的水平線,向兩側延長3厘米,并以水平線為中心,在此畫兩條線與脛骨結節縱軸相交。兩個點是牽引針的進出點。
對于老年人骨質疏松癥,針尖應向下一點,以避免穿針時撕脫骨折。年輕和中年人的骨骼堅硬,進針點應向上移動,以避免穿針時裂開骨折。進入腓總神經損傷時,要從外標記點向內標志點注射,防止對腓總神經的損傷。
做牽引后,注意受傷肢體的運動、感覺和血液供應。若經牽引后骨折仍未復位,需要考慮手術切開內固定,術后石膏2周,再繼續進行康復鍛煉,一般經過科學地康復鍛煉后,患者可以恢復正常工作及生活。
首先是需要在脛骨結節兩側做一下標記的,然后采用碘酒以及酒精進行消毒之后,可以從脛骨結節外側進針,然后從內側出針,安裝牽引弓及牽引繩,牽引重量約為自身體重的1/7到1/10。一定要做好復查的工作。這個情況最好還是到醫院做個檢查,比較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