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下肢穴位之一,別名昌陽、伏白、外命穴,屬足少陰腎經,經(金)穴。
【定位歸經】
正坐垂足或仰臥位,在太溪上2寸,當跟腱之前緣處取穴。取穴時,患者應正坐或者仰臥。復溜穴位于人體的小腿里側,腳踝內側中央上二指寬處,脛骨與跟腱間。
【功能主治及配伍】
復溜穴的主治疾病為:腎炎、神經衰弱、精力衰退、記憶力減退、手腳冰冷、手腳浮腫。它的功效是補腎滋陰、利水消腫,改善整個腎功能,解除腎功能失常所產生的各種癥狀。以下是其配伍方法:
(1)癃閉: 配后溪穴、陰郄穴治盜汗不止。
(2)腎炎:配中極穴、陰谷穴。
【保健方法】
復溜穴是我們人體一個重要穴位,有以下幾種保健方法:
(1)按摩法:患者取舒適的體位(坐位、仰臥位均可),用拇指腹按壓在復溜穴上,按而揉之,局部產生酸、脹、痛感,再屈伸踝關節,加強指壓的感覺,然后用揉法放松。左右兩側交替進行,約10-15分鐘。每日2~3次。
(2)針刺法:直刺0.8~1寸,局部酸脹,有麻電感向足底放散。
(3)艾灸法:艾炷灸或溫針灸3~5壯,艾條溫灸5~10分鐘。
(4)刮痧法:用面刮法從上向下刮拭復溜穴,力度微重,出痧為度。
(5)拔罐法:用氣罐留罐5—10分鐘,隔天一次,可以改善腹脹、水腫。
【適用人群】
常用于中青年和老年人疾病的保健及治療,尤其適合以下人群:
(1)腫痛:主要表現為腿部、腰部的疼痛,這種體質的人可以用針刺復溜穴法。
(2)靜脈曲張:這種體質的人可以用艾灸復溜穴法。
【注意事項】
寒則先瀉后補或補之或多灸,熱則瀉針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