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很多人會出現手腳冰涼的情況,大多與季節轉涼、人體內陽氣不足有關,注意保暖、調整飲食、適當運動可以有效改善這一癥狀。
一、原因
1.女性經期、生育會引起激素變化,造成皮下血管收縮和血流量減少,導致手腳冰涼;壓力過大、心理過分敏感、過度操心、時常心神不安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也會造成手腳冰涼。
2.人體缺鐵,血紅素不足,影響血液的攜氧能力,組織能量代謝發生障礙,產生的熱量不足,人體也會出現畏寒的情況。
3.心臟功能減退,影響血液的運行傳輸,身體末梢部位血供應減少,也會造成手腳冰涼。
4.某些血管疾病,如常見于女性的雷諾病大動脈炎和常見于男性的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均可影響人體末梢血液供應,造成手腳冰涼。
5.人體甲狀腺功能低下時,皮膚等部位的血液循環減慢,產能不足,則會出現手腳冰涼等癥狀。
6.部分人減肥過度,食物攝入不足,血糖太低,產能不足,也會出現手腳冰涼的情況
二、調理方式:
1.泡腳:常泡腳可促進人體血液循環,但要注意泡腳的溫度不宜過高,時間也不宜過長,一般以40度左右的溫水浸泡20分鐘左右。
2.堅持有氧運動:如慢跑、快走、跳繩、打太極拳等,可以加速血液循環,有助于改善手腳冰涼。
3.注意飲食:多進食溫暖脾陽食物,如羊肉、紅棗、桂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