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虛寒大家是不是也不怎么了解,脾胃虛寒的癥狀是胃痛隱隱,會感覺很勞累,吃冷的食物或是受涼后會更疼痛,平時胃口也不好,很多人都會有這種情況,如果有脾胃虛寒要好好調理,可以選擇艾灸的方法來調理,那么脾胃虛寒艾灸哪個部位?
脾胃虛寒艾灸哪個部位
局部取穴:期門穴、章門穴。
背部取穴:肝腧穴、脾俞穴。
四肢取穴:豐隆穴、內關穴。
肝氣淤滯,易腹脹,兩脅脹,加灸:太沖穴。
肝郁脾虛,胖是虛胖,舌頭大,肚子大在上腹,腹脹,拉稀、便秘交替,加灸:太白穴。
肝氣郁滯時,豐隆加太沖;肝郁脾虛時,豐隆加太白。
艾灸有利于提高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和增強人的抵抗力,對于胃脘脹 痛、嘔吐、呃逆、吞酸、食欲小振等有較好療效。艾灸關元能使清陽上升,濁陰下降,元陽溫暖,血液充盈,能培腎固本,補氣回陽, 通調沖任、理氣活血。神闕穴可主治上吐下瀉,腹中虛冷、腹痛腹瀉、腸鳴、小兒厭食。灸神闕還能治泄瀉、便血及病后大便不通。
脾胃虛寒的人生活中一定要很注意,要好好休息,養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選擇一些清淡好消化食物。胡椒,生姜等等熱量高的食物是健胃、暖胃的調味品,可以更好的調理脾胃虛寒的病癥,所以平時可以適當的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