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快速退燒的方法很多,包括物理降溫與藥物治療。
兒童成長過程,發燒是常見疾病之一。小兒體溫37.5℃~38℃為低熱,38℃~39℃為中熱,39℃以上為高熱,超過41℃為超高熱。
一般腋溫超過38.5℃或者因發熱有明顯不適時,應給予退燒。
常選擇物理退燒,包括:①溫濕敷。將毛巾入熱水中浸濕后,不斷擦洗患兒的額頭、胸、背、四肢,擦完后再將濕毛巾敷于患者的四肢,使皮膚血管擴張,利用體溫蒸發,把大量的熱帶走而降溫,達到退燒的效果。②酒精擦浴。用75%~95%的酒精,然后加上溫水稀釋成30%的酒精液,用小毛巾浸透之后擦拭患者的頸部、胸部、腋下、四肢,擦洗20分鐘左右,擦完后注意保暖,以免著涼。③洗溫熱水澡,貼退熱貼,同時多喝水,不要捂熱,都有利于退熱。
也可以口服退燒藥。推薦使用布洛芬或對乙酰氨基酚制劑,兩者均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兒科應用最廣泛的退熱成分,能夠實現安全有效且快速退熱,按照藥物說明或遵醫囑執行。
小孩兒發燒時可通過物理降溫或者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快速退燒。
導致小孩發燒最常見的病因是呼吸道感染,由于小兒身體抵抗力較低,容易受到外界病原體入侵而導致呼吸道感染。除了發熱外,還常伴有咳嗽咳痰、鼻塞、流鼻涕等癥狀。另外,川崎病、百日咳、腦膜炎、腦炎等疾病也可引起發熱癥狀。
小孩發燒時,家長需要在第一時間采取物理降溫,冰敷是最為常用的手段之一,可用干毛巾把冰袋包裹住,然后敷在孩子額頭上,小兒不可采用酒精進行物理降溫,因為孩子肌膚柔嫩,藩籬疏薄,酒精浴會導致酒精中毒。
經過降溫處理后,家長應及時帶孩子去正規醫院就診,在醫師指導下完善相關檢查,以明確病因后對癥治療。家長切勿擅自給小孩使用藥物或者偏方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由于發燒會大量消耗人體當中的水分,所以家長要讓孩子常飲溫熱水,以防止其出現脫水、水電解質失衡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