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為重濁之邪,屬陰,其性粘滯重濁,易傷陽氣、阻遏氣機,常令人出現頭身困重、四肢酸楚、關節酸痛、沉重、活動不利、脘痞腹脹、小便渾濁或滯澀不利、大便排泄不爽、女性帶下黏稠腥穢等癥。下面介紹幾種有利于祛除體內濕邪的方法:
1.調情志:中醫學認為,脾主思,過度憂思則傷脾,長期過度的腦力勞動,會損傷脾氣,脾的運化功能減弱可導致水濕滯留,所以患者要積極調節自己的情緒,解除思慮過度,防止脾虛濕困。
2.慎起居:首先居住環境要切忌潮濕,居室一定要防潮、隔熱,每天上下午開窗通風,適時調節溫度,以24~28℃為宜,夏季應合理的使用空調。此外要堅持運動,保證充足的睡眠,戒煙戒酒。
3.節飲食:暴飲暴食,過時生冷、油膩油炸、辛辣食物等都可導致脾胃功能失常,造成體內濕氣過重。所以飲食應清淡、富有營養、便于消化。綠豆粥、荷葉粥、西瓜、絲瓜、苦瓜、鯽魚、山藥、芡實、薏米、扁豆、冬瓜等都具有健脾祛濕的作用。
4.中醫治療:中醫具有很多的祛濕方法,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一些具有祛濕功效的湯藥如平胃散、藿香正氣散、二陳湯等,也可選擇具有健脾祛濕功效的穴位進行針灸、按揉等,如陰陵泉、豐隆、承山、足三里、中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