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肝經循經路線:始于大趾背毫毛處(大敦),沿足背內側向上(行間、太沖),離內踝一寸(中封),上行小腿內側(會三陰交;經蠡溝、中都、膝關),距內踝八寸處交出足太陰脾經的后面,上膝腘內側(曲泉),沿大腿內側(陰包、足五里、陰廉)進入陰毛中,環繞陰部,到小腹(急脈、會沖門、府舍、曲骨、中極、關元),夾胃兩旁,屬于肝,絡于膽(章門、期門);向上通過膈肌,分布于脅肋部,沿氣管之后,進入鼻咽部,連接目系,上行出于額部,與督脈交于頭頂。
肝經位置圖
分支:
目系分支:從目系走向面頰深層,下行環繞口唇之內。
肝部分支:自肝分出,穿過橫膈,向上流注于肺,與手太陰肺經連接。
作用:
肝經主治肝病,婦科、前陰病,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如腰痛、胸滿、呃逆、遺尿、小便不利、疝氣少腹腫等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