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后滴血但是沒有痛感,大多是由于不良的飲食習慣、排便習慣、內痔、結腸息肉等原因引起的。
首先考慮是不良的飲食習慣造成的,長期大量飲酒、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就會導致便血的出現。或者是長期的便秘,使大便干結,在排便時就可能會劃傷腸道黏膜從而引起出血。這兩種情況都需要進行飲食上的調節,盡量不要吃過于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可以多吃些富含纖維素的食物,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還有可能是內痔造成的出血,一般在腹壓增加、便秘、久坐、久蹲后引起痔核淤積腫脹,痔靜脈破裂造成出血。出血一般呈鮮紅色,不與大便混合,內痔出血一般沒有痛感。治療方面可以用復方角菜酸脂來進行治療,可以起到抗炎、止血的作用。如果情況比較嚴重,要進手術治療。
也有可能是結腸息肉引起的,主要表現為間斷性便血、便秘、腹瀉等癥狀。結腸息肉的病因比較復雜。如果出血量較大,可以考慮手術治療。
原因較多,可能是由痔瘡、腸息肉、消化道炎癥、潰瘍、腫瘤等原因引起。
血液從肛門排出臨床上均稱為便血,便血只是一個癥狀,而非一種疾病。很多情況會引起便血,常見原因如下:①痔瘡:痔瘡分為內痔、外痔和混合痔。內痔、混合痔均可引起大便出血,表現是便后手紙有血,或有鮮血滴下,呈鮮紅色。出血不與糞便融合。出血成間歇性,沒有疼痛感。外痔一般無大便出血。②腸息肉:便血量少,色鮮紅,不與糞便融合,排便時出血,排便后停止,一般無疼痛感。③如果大便處的血液呈暗紅色,且無明顯疼痛感覺,多考慮為腸道內積血排出所致,需警惕腫瘤的發生,應及時就醫。
導致便后出血的原因有很多,不同的原因引起的便血,治療的方法和效果也大不相同。應盡早去醫院查明具體原因,對癥治療。日常應清淡飲食,忌辛辣刺激食物,避免便秘,多進食粗纖維食物和新鮮的水果、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