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經經脈氣血循行不暢,最有可能出現頭面五官、項、背、腰、下肢等經絡循行部位及所屬臟腑或有關組織器官的疼痛或其他不適癥狀,如頭痛、眩暈、眼部不適、項強、腰背及下肢疼痛不適等癥狀。
膀胱經即足太陽膀胱經,起于目內眥,循行至頭頂入絡腦;分支至耳上角;主干從頭頂向下到枕部,循行于脊柱兩側,經過背、腰及臀部,入內,屬膀胱絡腎,向下貫臀,止于腘窩;枕部分支向下循行于背腰部主干外側,至腘窩部與主干相合后循行于小腿后側,經外踝后,前行止于小趾外側端。
足太陽膀胱經腧穴主要用于治療頭面五官病、神志病、循行部位的病證(如項、背、腰、下肢)以及相應的臟腑病證和有關的組織器官病證。如攢竹可用于治療頭痛、眉棱骨痛、眼瞼下垂、口眼?斜等病證,天柱可用于治療后頭痛、項強、肩背腰痛、鼻塞等病證,委中可用于治療腰背痛、下肢痿痹、腹痛、急性吐瀉等病證等。
根據中醫學理論,“不通則痛”,膀胱經經脈氣血循行不暢時,可能會出現頭面五官、項、背、腰、下肢等經絡循行部位及所屬臟腑或有關組織器官的疼痛或其他不適癥狀,如頭痛、眩暈、眼部不適、項強、腰背及下肢疼痛不適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