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惡心、想吐,有可能是由高血壓、感冒、偏頭痛、腦卒中、腦腫瘤、耳部疾病、頸椎病及精神因素等引起。
頭痛、惡心、想吐,多半是病理性因素所致,常見于以下疾病:
1.高血壓:當血壓明顯升高時,可引起頭痛、頭暈、惡心、嘔吐等癥狀。
2.感冒:全身癥狀較重時,會出現發熱、頭痛、頭暈、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癥狀。
3.偏頭痛:偏頭痛是一種反復發作的頭痛,精神、飲食、聲光刺激等可誘發,會出現頭痛、頭暈、惡心等表現,頭痛多為發作性,位于頭部的一側。
4.腦卒中:可出現頭痛、頭暈、惡心等表現,還會出現肢體麻木無力、言語不清、意識障礙等。
5.腦腫瘤:腦腫瘤可分為良性和惡性。腦腫瘤可以引起頭痛、頭暈、惡心,噴射性嘔吐等,根據腫瘤所在部位,還會出現肢體無力、言語不清等癥狀。
6.耳鼻喉疾病:如鼻竇炎、鼻甲肥大、鼻中隔偏曲、耳石癥、梅尼埃綜合征等也會引起頭痛、頭暈、惡心等。
7. 焦慮、抑郁、失眠、情緒緊張等心理狀態相關疾病也可導致軀體形式化障礙,出現相關癥狀。
若頭痛、惡心、嘔吐長期不緩解,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診斷及治療。不可拖延以免耽擱病情。
頭痛想吐原因有多種,需要結合臨床具體分析,常見原因有頸椎病、高血壓、低血糖、耳石癥等。
1. 顱內腫瘤:顱內腫瘤除了會發生頭痛想吐外,還伴有腦組織局部壓迫的定位癥狀和體征,如偏癱、視力和聽力下降等。
2. 頸椎病:椎動脈型頸椎病因椎動脈血流不暢,可致腦供血不足,引起頭痛、頭暈、想吐,常在頭頸部轉動時誘發。
3. 高血壓:正常成人理想血壓為,收縮壓100~120mmHg ,舒張壓60~80mmHg ,當收縮壓超過140 mmHg 、舒張壓超過90mmHg為高血壓。高血壓患者,特別是有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易導致腦細胞供養不足,出現頭痛、頭暈、想吐。
4. 中耳疾病:如中耳炎、中耳部的腫瘤等,可反射性引起頭痛想吐。
5.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如各種腦膜炎、腦炎可引起頭痛想吐,同時伴有發熱。
6. 長期失眠:長期勞累,失眠,睡眠不足,可引起體力不支,頭痛想吐。
頭痛想吐有可能是偏頭痛、腦卒中、顱內腫瘤、顱內感染、高血壓、急性胃腸炎、精神心理因素等。
(1)偏頭痛:臨床中頭痛伴有嘔吐最常見于該病,常常反復發作、女性多見、常有家族史,而且嘔吐后頭痛減輕。
(2)腦卒中:是因為腦血管破裂導致腦膜刺激或顱內壓力增高所致。提示病情比較嚴重。除頭痛癥狀外尚可出現肢體活動障礙、言語不清、面部歪斜、意識障礙等表現。
(3)顱內腫瘤:顱內腫瘤可以壓迫腦血管、腦組織,引起腦功能障礙,出現頭痛、頭暈、惡心、嘔吐、肢體活動障礙、言語不清、意識障礙等表現。
(4)顱內感染:顱內的各種感染引起腦炎、腦膜炎等疾病,可引起腦部不適,出現發燒、頭痛、頭暈、惡心、嘔吐、意識障礙、抽搐等表現。
(5)高血壓:高血壓控制不佳,血壓升高、腦部血管壓力也同時增大,引起頭部不適,出現頭痛、頭暈、惡心、嘔吐等表現。
(6)急性胃腸炎:通常先有胃腸道癥狀,再出現頭痛癥狀。
(7)精神心理因素:焦慮、抑郁、懷疑自己得病等心理因素會引起頭痛、惡心等表現。
發生頭痛、想吐等表現,及時前往醫院就診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