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間放量的意思是在某段時間內成交量放大,不能簡單的判斷是利好還是利空。
成交量是指一個時間單位內交易股票成交的數量,個股的買入成交量大于賣出成交量時,說明市場上看多力量大于看空力量,股價上漲可能性增加;當個股的買入成交量小于賣出成交量時,說明市場上看空力量大于看多力量,股價可能會下跌。
區間放量對股票的影響是不確定的,例如:
1、區間放量,股價下跌
在股價高位,下跌行情初期,經過一段比較大的漲幅后,市場上的獲利籌碼增多,一些投資者拋出股票,同時一些投資者對股價走高仍抱有期望,繼續買入股票,造成量增價跌,最好果斷離場。
2、區間放量,股價上漲
在股價低位,經過前期一輪較長時間的下跌和底部盤整后,市場中逐漸出現利好因素,市場交易活躍起來。投資者購買股票短期即可獲利,進一步吸引更多投資者投資,進場信號。
3、區間放量,股價無明顯變化
低位放量滯漲:例如主力在試盤,多方還不準備立刻反攻,通過試盤看洗盤是否充分,可能還會通過洗盤的方式,將不堅定的資金洗出,然后才開始拉升股價,從而出現低位放量滯漲。
高位放量滯漲:通常是因為多方雖然依舊看好,但是力量消耗殆盡,已經出現疲軟的情況,股價滯留在高位,要警惕主力是否會趁機出貨。
總之,區間放量的關鍵在于判斷主力的意圖,股票的基本面是遠遠大于技術面的,技術圖形上的任何形成,莊家都可以操縱。并且技術圖形都有滯后性,投資者可結合基本面和技術面綜合分析,一些不清楚走勢運行的股票,可觀察幾日后再決定是否買入或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