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準是指央行下調商業(yè)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這樣銀行可用于放貸或投資的資金就增加,市場上的貨幣供應量也增大流動性更充足。降準是央行實施貨幣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通常是為了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刺激經濟增長,或者平抑市場利率波動,緩解資金緊張等目的。一般來說,降準對股市的影響包括以下方面:
1、刺激經濟增長,改善股市基本面。降準后商業(yè)銀行可以擴大信貸規(guī)模,增加對實體經濟特別是企業(yè)發(fā)展的支持力度。這有助于提振消費和投資需求、拉動經濟增長,促使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和估值水平提高,對股價是一種利好。
2、增加流動性,緩解資金面緊張的壓力。降準后商業(yè)銀行等金融機構手中的可支配資金增加,部分資金可能會流入股市,從而推動股價整體上漲。同時流動性增加也有利于降低股票波動風險和融資融券風險,穩(wěn)定市場投資者的信心。
3、釋放政策預期,引導投資者情緒轉向樂觀。降準是央行向市場傳遞寬松信號的重要方式之一,降準能夠有效緩解市場對于政策不確定性的擔憂。
4、需要注意的是,降準對股市的影響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投資者還要考慮央行降準的規(guī)模、頻率和時機。不同規(guī)模、頻率和時機的降準可能會給市場帶來不同的反應和預期,例如大幅度、頻繁降準可能反而會引發(fā)市場對于經濟形勢惡化的擔憂。除了降準之外,央行還有其他貨幣政策工具,如中期借貸便利、逆回購、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等,這些工具之間的協(xié)調配合會影響市場對于貨幣政策的判斷和預期。如果降準后,央行通過其他工具回收部分資金,那么降準對于股市的利好作用可能會受到抵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