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持不超過2%的影響不大。根據境內交易所的相關規定,對于減持不超過2%的持股方基本沒有設限,這也就代表這減持不超過2%不會對市場有什么太大影響。不過,這里的2%減持以年計,并且是指的總股本,因而短期內頻繁的減持2%肯定是不行的。
關于股票減持,是指股東減少對該公司股票份額的持有,以通過賣出部分或全部股票來實現這一目的。常見的股票減持一般出于兩種原因,一種是股東個人因素所產生的短期內現金需求,為了填補該空缺從而減持股票換取現金;一種是股東對市場前景不看好,對于長期持股缺乏信心從而撤出資金。
除此之外,雖然也有因公司調整股權結構或是為了資金流動而選擇減持的股東,但公司發展較好的情況下,持股的收益多數會高于減持,從而股東不會隨意選擇減持。
當一個大股東選擇減持時,市場往往會關注其減持原因。如果是個人原因,那么除了在短期內對該股發行公司的經營產生一定影響外,不會波及到市場。而如果是因為前景問題選擇的減持,那么將使市場重新審視該股的發行公司。而如果出現大量股東同時減持,那么不僅會對公司經營產生相當大的影響,由此引起的恐慌也將會很容易的波及到整個行業。
為了減少因股東減持而對市場產生的不利影響,證監會有設置相應限制,即對于存在破發破凈、最近三年沒有現金分紅或累計分紅金額低于年均凈利潤30%的上市公司,其大股東是不允許在二級市場減持的。
另外,對于首發新股的上市公司大股東來說,還設有36個月左右的持股鎖定期,鎖定期內,持股人不能將所持股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