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分紅除權后投資者所擁有的股票總市值保持不變,相當于沒賺。
例如,上市公司分紅方案為每10股送6股,投資者持有1000股,該股股權登記日收盤價為20元,投資者總資產:1000*20=20000元。
10送6后,送紅股后的除權價=20/(1+6/10)=12.5元,投資者持有1600股,總資產:1600*12.5=20000元,所以股票分紅除權后相當于沒賺。
上市公司進行股票分紅之前有一個股權登記日公告,在股權登記日之前(包括當日)持有該股的投資者有權享受公司分紅。
股票分紅不改變投資者總資產大小,分紅當天股票會進行除權除息,現金分紅:除息后的股價=股息登記日收盤價-每股現金股息,送紅股:除權后的股價=股權登記日的收盤價/(1+每股送紅股數)。
雖然股票分紅沒有改變投資者資產大小,但具有以下積極意義:
1、上市公司分紅,說明盈利能力強,增加投資者的持股信心。
上市公司要滿足最近三年以現金方式累計分配的利潤不少于最近三年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的30%才能進行分紅。能夠進行分紅的公司說明經營不錯,實現盈利,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經營不善,賺不到錢,自然無法分紅。
2、上市公司分紅,說明現金流好。
上市公司進行股票分紅是需要付出真正的現金流的,能夠分紅說明其資金財務情況好,公司是真正賺到了錢。而不是有些公司賺到的只是賬面上的錢,公司財務報表上顯示凈利潤很高,但很多都是應收賬款,甚至有很多利潤還是虛假的。
3、對長期持有的投資者,提前產生現金流量。
對于那些本來就打算長期持有該公司股票的投資者來說,股票分紅是非常有利的,可以提前部分現金收益,并且長期持股,那股票分紅造成的短期股價下跌對投資者來說沒有太大影響,后續股價一般會漲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