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個月的嬰兒治療缺鐵性貧血,可以飲食或藥物補鐵,同時查明病因,根據病因糾正缺鐵。
一般嬰幼兒發生缺鐵性貧血主要有以下情況,飲食及治療從先天性不足、攝入量不足和病理性原因等分開闡述:
1.先天性不足:早產多胎、胎兒期失血和母親孕期嚴重缺鐵導致胎兒期鐵的儲存量不足。可予以鐵劑補充治療,如硫酸亞鐵。
2.攝入量不足:如孕婦營養不足,母乳中鐵的含量不足以維持嬰兒生長發育和制造紅細胞的需要。嬰幼兒鐵的供需失衡。此時應該改善孕婦飲食,及時調整食譜。增加含鐵豐富的食物,比如紅肉,肝臟,海帶,紫菜,動物血等。
人工喂養的嬰兒可能長時間使用牛乳、谷物,含鐵量較低,更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需要及時添加含鐵較多的輔食,如蛋黃等,甚至需要口服鐵劑治療,藥物同上。
3.病理性原因導致鐵丟失過多:諸如腸息肉癥、膈疝、鉤蟲病等可能造成腸道慢性失血。此外,慢性腹瀉、過敏體質(如對牛奶過敏)影響鐵的吸收,二者都可能導致體內鐵的丟失。
這種情況需要注意嬰幼兒的衛生護理,及時進行原發病的治療,如驅蟲藥物阿苯達唑等治療,同時人工補充鐵劑,藥物同上。
具體診斷和治療用藥應在醫師指導下進行。
8個月大的寶寶缺鐵時,一般用口服鐵劑治療,口服鐵劑以二價鐵為主,因為二價鐵的吸收效果相對較好。二價鐵主要包括蛋白質琥珀酸鐵或富馬酸亞鐵口服液,這些藥物被兒童吸收效果相對較好。因為鐵劑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胃腸道,所以不建議空腹口服鐵劑。飯后半小時口服,服用的時候可以一起補充維生素C,因為維生素C可以促進鐵的吸收。上述藥物建議遵醫囑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