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固醇低可見于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嚴重的肝臟疾病,如肝硬化和急性重型肝炎;貧血、營養不良和惡性腫瘤等;應用某些藥物,如降脂藥物、雌激素、甲狀腺激素、鈣拮抗劑等。膽固醇太低會影響細胞膜、性激素、皮質醇激素和膽汁酸的生理作用。
有些疾病建議降低膽固醇,并維持在較低水平,如冠心病、糖尿病等高危疾病患者,總膽固醇小于4mmol/l,低密度脂蛋白小于1.8mmol/l。
膽固醇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是細胞膜、性激素、皮質醇激素和膽汁酸的重要成分,對維持免疫細胞的穩定性有著重要的生理作用。
若血內膽固醇水平病理性極低,會使細胞膜的穩定性減弱,導致細胞膜彈性降低,脆性增加,腦內小血管缺乏外周組織支撐,抵抗血壓變化能力較低,當血壓升高時血管容易破裂出血,造成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如腦出血。
膽固醇是人體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質,是血液中各種脂蛋白所含的膽固醇的總和。影響膽固醇的因素主要有:第一、年齡和性別。膽固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但是七十歲以后不增反降。女性膽固醇低于男性,絕經后的女性膽固醇高于同齡的男性。第二個是飲食習慣。長期高膽固醇、高飽和脂肪酸的飲食,會增加膽固醇。第三是遺傳因素。與脂蛋白代謝相關的酶,或者是受體基因發生突變的時候,會引起膽固醇的顯著增加。
造成膽固醇偏低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說一味的長期的素食、偏食會使膽固醇、脂肪、蛋白質攝入不足,會導致低膽固醇血癥。某些疾病如惡性腫瘤等等,也會導致膽固醇偏低。
膽固醇偏低對人體有哪些傷害:第一個就是它會使人體免疫力下降。因為它會影響皮質激素的形成,導致合成減少,使人的免疫力低下。第二個,血管容易破裂、出血。如果膽固醇水平偏低,會使細胞膜的穩定性減弱,導致細胞膜彈性下降,血管容易破裂、出血。第三個,容易患腫瘤。有些膽固醇偏低,是由于營養不良而引起的,會導致患者身體更虛弱,抗病能力下降,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當然也包括惡性腫瘤,特別是消化道腫瘤。第四個,是膽固醇偏低,還會降低性激素的合成,從而影響病人的性功能。因此建議對于那些膽固醇偏低的患者,可以通過食補的方法,提高膽固醇的含量,增加飽和脂肪和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比如說魚類、蛋類、大豆卵磷脂、動物內臟等等,但是最好日攝入量應該控制在300mg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