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半夏具有溫中化痰,降逆止嘔(阻止上沖的胃氣,止住嘔吐)的功效和作用,姜半夏性溫燥,陰虛燥咳、血證(非生理性的出血性疾病)、熱痰、燥痰應(yīng)慎用,不宜與川烏、制川烏、草烏、制草烏、附子同用。
姜半夏為半夏的炮制品,生半夏是用生姜和白礬制成。性辛、溫。具有溫中化痰,降逆止嘔(阻止上沖的胃氣,止住嘔吐)的功效,主要用于痰多、嘔吐反胃、呼吸道喘息、胃脘痞滿(胃部脹滿不適)、頭痛、眩暈,癰疽(是一種毒瘡,發(fā)生于體表、四肢、內(nèi)臟的急性化膿性疾病)腫脹等。
如果有脾虛生濕的臨床癥狀,在使用本藥材治療的時候可以配伍陳皮、茯苓等藥物,起到很好的健脾祛痰的作用,如果有寒痰也可以配合白芥子或者生姜等中藥材使用,起到良好的化痰功效。
在使用本藥材的時候,一定要在專業(yè)的中醫(yī)師指導(dǎo)下使用,不可自行隨意使用,以免對身體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姜半夏溫中化痰,長于降逆止嘔。本品適用于胃脘痞滿,痰飲。不宜與草烏、川烏、制川烏、附子、制草烏同用;生品不宜內(nèi)服。
半夏有毒,是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塊莖,。表現(xiàn)為全株有毒,塊莖毒性更甚,一般生食0.1—1.8g即可能會可引起中毒。性辛,溫,有毒。生半夏一般僅外用,內(nèi)服需要經(jīng)過炮制合格的中藥飲片。半夏有多種炮制品:清半夏、法半夏、姜半夏、竹瀝半夏、半夏曲。姜半夏為取干凈半夏,用水將其浸泡至內(nèi)無干心時取出,另取生姜切片,煎服,加半夏與白礬一同煮透,取出,將其晾至六成干時,切片干燥而成。姜半夏毒性已減,長于降逆止嘔、燥濕化痰之功,適用于寒痰咳逆或脾虛痰涎涌盛作嘔者。注意孕婦應(yīng)慎服本品,血證及燥痰者應(yīng)禁服本品,。本品不宜與烏頭類的藥物同時服用。
姜半夏可以達到溫中化痰、降逆止嘔(阻止上沖的胃氣,止住嘔吐)的功效,主要的禁忌是不與烏頭類藥物同用。
中醫(yī)認(rèn)為,姜半夏可以達到溫胃、化痰、止吐的功效,對于水液代謝障礙所引起的嘔吐、胃部脹滿不適等因素所引起的癥狀。姜半夏尚無明確的不良反應(yīng),通常不適合與川烏、草烏、附子等中藥同用。
姜半夏屬于中藥,具有一定的毒性,所以在煎服時不宜過量,并且生品不可內(nèi)服。陰虛燥咳和津傷口渴者忌服。
使用藥物必須要謹(jǐn)遵醫(yī)囑,不得盲目自行用藥,以免產(chǎn)生不良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