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出血的常見癥狀是黑便,嚴重者可呈柏油樣便,甚至嘔血,其他癥狀如上腹部疼痛、反酸、胃灼熱、低熱;血容量不足癥狀如頭暈、口渴、出汗、黑矇,甚至上廁所排便后暈厥。
胃出血是常見的上消化道出血常見的病因,可由胃潰瘍、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藥物(非甾體抗炎藥、糖皮質激素、氯吡格雷、化療藥、雙膦酸鹽藥物等)、應激、酗酒等引起。當出血量小于50ml時,可不出現黑便,僅為大便顏色加深,但只要出血量大于5ml大便潛血試驗就可以是陽性,所以對于懷疑胃出血的患者進行便潛血篩查是很有必要的。而當胃內積血量大于250ml以上,可出現嘔血。如果一次性快速出血大于400ml,可出現血容量不足的癥狀,如頭暈、乏力、心悸、黑矇等,而超過1000ml,則可出現急性周圍循環衰竭,甚至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