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氣是一種發病率較高的,足部真菌感染性的皮膚病,又稱為香港腳、腳癬。
治療以外用或口服抗真菌藥物為主,當患者足部出現脫皮、裂口等癥狀時,屬于角化型。對于這一類型的患者,外用藥應以霜劑、膏劑為主,外用抗真菌藥物以及角質剝脫劑,如復方苯甲酸軟膏、咪康唑霜劑、水楊酸軟膏或特比萘芬霜劑等。如果是水皰型的患者患處有滲出物,對這類患者應先用收斂劑使水皰結痂,溶液類抗真菌藥物效果更好,如復方苯甲酸酊。
還有一型是浸漬型,表現為趾間浸漬、糜爛,這時我們可以選用外用的,抗真菌的霜劑或凝膠,如特比萘芬霜劑。如果外用藥物效果不好,或者是癥狀比較嚴重,可以聯用口服的抗真菌藥物縮短病程,改善患者的依從性,從而提高足癬治愈率。許多腳氣患者只注重急性期的用藥,一旦癥狀減輕便停止用藥,但是,腳氣極容易復發,所以,患者無論使用哪一種治療方法,都要堅持足夠的療程才能徹底清除腳氣。
此外,引起足癬的皮膚癬菌在比較潮濕,高溫的環境下容易滋生,所以,我們要保持足部干燥,選擇比較吸汗的線襪或透氣、寬松的鞋子,并且堅持每天洗腳、擦干腳和腳縫,這樣才能使疾病得到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