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艾灸去除體內濕氣時,一是可艾灸中脘穴,可健脾祛濕、溫中散寒,化除體內濕氣。二是可艾灸豐隆穴,可改善脾臟功能,達到祛濕化痰的作用。三是可艾灸陰陵泉穴,可健脾化濕、通利三焦、清熱利尿、也能有效去除體內濕氣。四是可艾灸足三里穴,對這個穴位艾灸可通經活絡、疏風化濕、補中益氣,既可去除體內濕氣,還能提高身體免疫力。五是艾灸肩髎穴,可加速肩部血液循環,帶走體內的濕氣,還能起到瘦肩的作用。
一般沒有祛濕氣艾灸哪個部位最好的說法,可以艾灸中脘、關元、豐隆、脾俞、足三里等穴位祛濕氣,需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具體分析如下:
1.中脘:位于上腹部,當前正中線上,臍中上4寸。艾灸此處可以起到和胃健脾、通調腑氣的功效,從而祛除體內的濕氣。
2.關元:位于下腹部,臍中下3寸,人體前正中線上。對此穴位進行艾灸,具有培補元氣、通利小便的功效,還具有一定的祛濕作用。
3.豐隆:位于小腿外側,外踝尖上8寸,脛骨前肌的外緣。艾灸刺出有利于健脾和胃、止咳平喘,對于祛濕也有很好的幫助。
4.脾俞:位于背部,在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艾灸脾俞可以增強脾臟的功能,促進脾的運化,改善濕氣困脾的狀況。
5.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中指。艾灸足三里能夠調節脾胃,增強身體的免疫力和代謝能力,有助于祛濕。
除了艾灸外,日常還可以進行適當運動,如跑步、跳繩等,也能起到祛濕氣的作用。必要時,患者應及時就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