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大多需要手術治療來進行內固定,情況較輕的可以保守治療,術后的一般治療和康復訓練也尤為重要。
骨折多數是由于外傷所引起,它會出現骨折專有的體征,比如說局部的腫脹,畸形,骨擦音骨擦感陽性。應該做放射線的檢查,查看骨折斷端的位置。此外,還要檢查神經和血管是否有損傷。
保守治療:骨折對位良好,一般情況好,可以采取石膏托外固定,上肢4~6周,下肢6~8周。
手術治療:如果骨折對位欠佳,有明顯的移位或者骨折斷端不穩定可以進行手術治療。切開復位內固定,一般取出內固定需要12~15個月以后復查放射線骨折線完全消失。
康復訓練:骨折的康復訓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骨折的早期,也就是發生骨折后的兩星期之內。主要的訓練模式是減少肌肉收縮活動。第二個階段是中段骨折,發生后骨折三周之內。在這個期間,康復訓練主要加強骨折的穩定性,這樣可以利于骨連接。
骨折后一定要選擇治療的方案,有明確的手術指證,有堅強的固定,這樣促使骨折愈合。
骨折后應根據骨折程度、是否合并血管神經損傷等,采取不同的治療方式。目前骨折治療主要采取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方法。
1.非手術治療:對于兒童青枝骨折及對位對線良好的四肢骨折,可通過使用石膏或支具等予以固定,維持骨正常位置,給骨折愈合創造良好條件。對于部分對位對線欠佳的骨折,可通過手法復位使骨折處獲得滿意的對位對線,然后使用石膏或支具進行固定。
2.手術治療:對于有可能影響關節功能的關節內骨折、多次手法復位失敗的骨折、合并神經、血管損傷的骨折、不穩定骨折及開放性骨折,需要進行手術治療。通過手術使骨折得到滿意的復位、堅強的固定,為骨折愈合和術后的早期活動提供有利條件和良好的保障。
同一種疾病,患者身體狀況不同,病情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