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聚媒財經小編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養老金計發基數什么時候開始實行的?養老金如何重新計算?這一塊的相關問題,希望下面的介紹能幫助到你解決這個問題。
養老金計發基數什么時候開始實行的?養老金如何重新計算?隨社保網小編一起來看看。
過去的時候,我們計算養老金一直使用的是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這是由國發2005年38號文確定的。
2019年5月,為了降低企業社保繳費的負擔,我國統一了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的上下限核定使用的社平工資口徑。最初的時候養老保險統籌地區是有各個地級市進行統籌,繳費基數的口徑一般是以城鎮非私營單位社會平均工資為基礎。2019年我國確定使用全口徑城鎮就業人員社會平均工資核定上下限,比城鎮非私營單位的社平工資降低了20%~30%。為了確保退休老人養老金計算的平穩銜接過渡,因此采取的過渡性方案就是由人社部門統一公布養老金計發基數,確保一定的增長率,但是略低于社會平均工資增長率,最終實現統一過渡。
養老金如何重新計算?
按照養老金計算公式,大家最終領取的基本養老金待遇是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三部分求和而成。
基礎養老金,是根據本人的繳費年限和平均繳費指數等因素發放一定比例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也就是當年的養老金計發基數。
過渡性養老金,是當地實施個人賬戶養老保險制以前的繳費年限和視同繳費年限,由于缺少個人賬戶養老金的一種待遇平衡方法。一般來說,只有90年代及以前參保繳費的職工和擁有視同繳費年限的職工,才有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一般跟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相掛鉤。
一般來說,養老金重新計算時,會根據養老金計發基數的增長率,基礎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增長相同的比例。如果說養老金計發基數增長4.5%,原先基礎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領取2000元,那么這一部分會增加9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實際上跟養老金計發基數無關,但是跟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余額有關,也是跟人社部公布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記賬利率有關。近年來相應的記賬利率一般在6%~8%之間,如果說2021年的養老金記賬利率是6.69%,并不是說1月份退休也會一下子增發6.69%的。而是按照一整年的時間所占的比例來進行增發個人賬戶余額的。比如說10月份退休,計算時間應當是10個月的,差不多個人賬戶養老金能夠增長5.575%。
這就是養老金基數公布以后,養老金重新計算的有關方法,希望能幫助大家。
養老金計發基數什么時候開始實行的?養老金如何重新計算?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內容系信息發布平臺,聚媒財經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