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連續跌停是指一只股票在交易日中出現無法交易的情況,一般是因為當日開盤價低于前一個交易日收盤價的20%。這種情況下,證券交易所會自動觸發股票停止交易的機制,對該股票進行交易停盤措施,即限制其價格下跌幅度,限定在當日開盤價的下跌范圍內。雖然交易暫停,但仍會有人愿意以跌停板的價格買入股票,引發了“股票沒人買怎么還會老跌停”的疑問。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解釋:
突發重大政策利空
重大的政策消息勢必影響投資市場,如果國家政策不支持,那么投資前景必然堪憂,股價跌停也就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比如前段時間關于教培機構行業的政策調整,導致相關公司股票大幅下跌,甚至跌停。
個股出現重大利空消息
當個股出現重大利空消息,比如存在內幕交易、業績暴雷等,這會引起市場上的投資者恐慌,拋出手中股票,從而導致個股出現連續跌停的情況。
主力出貨或機構減倉
當一些個股中的主力出貨,或者機構減倉時,市場上的投資者會跟風拋售該股票,導致股票連續下跌。這可能是因為主力或機構對公司的前景感到悲觀,選擇撤離該股票。
非主力機構追逐跌停品種
股票在跌停板上沒有委托單,但仍會有一些小單成交,投資者可以通過觀察交易明細來判斷。當股票剛開始跌停且封單量較大時,很難成交,此時投資者可以選擇掛夜市委托單,將買入價格設定在跌停價附近,以期待成交。
投資者選擇加倉或均價投資
在跌停的情況下,一些投資者可能會選擇加倉以平均成本。如果之前已經購買了該股票,而現在股價又下跌,他們可以選擇繼續購入該股票,從而降低持倉成本。
股票跌停后仍有可能繼續下跌
股票在跌停后仍有可能繼續下跌,這是因為持有股票的投資人將其壓價賣出,導致股票價格繼續下跌。跌停一般是由于與股票相關的重大利空消息引起的,而這些消息可能引發更多投資者的拋售,從而加劇股票的下跌。
股票在跌停板時可能仍會有人買入。一方面,可能是非主力機構在追逐低價股,也可能是一些投資者選擇在跌停板下加倉或者進行均價投資。此外,股票在跌停之后仍有可能繼續下跌,這與投資者對市場前景的看法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