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指數近期下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下是對相關問題的解析及分析:
拋壓較重
創業板指數在7月13日漲到2896點之后,一直保持在高位橫盤。這說明拋壓很重,即投資者紛紛選擇在高位賣出股票,這對創業板指數造成了較大的壓力。
經濟形勢及供求關系
市場的漲跌是分階段的,與當下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以及供求關系密不可分。現階段我國經濟的主旋律是一帶一路、雄安新區等,這些新興產業的發展可能不太利于創業板指數的表現,從而導致其下跌。
資金流向
再下跌的時候,投資者往往會將資金流向相對耐跌的藍籌股,這導致了創業板指數下跌較為迅速。熱錢流出也加劇了創業板的下跌壓力。
發行價格偏高
創業板在發行時的市盈率通常較高,平均約為50倍左右。再加上上市首日可能存在惡炒,企業的股票價格往往被高估,這導致市場出現較高的市盈率,從而影響創業板指數的表現。
融資融券操作和散戶操作
創業板新股上市后可以進行融資融券操作,這導致個股存在大量的融券單,進一步導致個股持續下跌。另外,個股上市后散戶獲利了結操作較多,從而導致股價大跌。部分個股可能被高估,被散戶持有后資金流出,加劇了創業板指數的下跌。
創業板指數下跌的原因主要包括拋壓較重、經濟形勢及供求關系、資金流向、發行價格偏高以及融資融券和散戶操作等。這些因素綜合影響了創業板指數的表現,使其近期表現不佳。投資者在參與創業板股票交易時需要注意這些因素,合理分析風險與收益,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