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介紹】
4月12日收盤前最后20分鐘,一只熱門妖股天保基建在尾盤上演“天地板”,突然從漲停狀態跳水并最終跌停。此類尾盤跳水現象在A股市場中相對常見,而且往往是主力機構故意制造的。小編將從多個角度解析尾盤跳水現象,并探討跳水股票的第二天走勢及集合競價漲停的意義。
【 主力機構出逃】
當個股在尾盤跳水時,往往意味著主力機構正在進行獲利了結操作。主力機構會先買入一部分股票,拉升股價至漲停,吸引市場上的散戶,然后在臨近收盤時在上方出售手中的股票,從而導致股價大跌。
【 盤中洗盤操作】
跳水現象往往是主力在盤中進行洗盤的手段,借此清理掉浮籌,為后續的拉升鋪墊。這種洗盤操作通常在大盤經歷平穩上升后的2點左右出現,先進行一次大幅跳水,然后快速拉回,以吸引更多散戶進場。
【 假的下跌現象】
尾盤跳水往往是主力故意打壓股價的手段,用以嚇退散戶,從而低價出貨。因此,該種下跌現象往往是假象,實際上該股票在第二天往往會低開后高走,甚至差一點漲停,驗證了主力的洗盤操作。
【 追漲停股注意事項】
雖然漲停股吸引了市場關注,但并非所有漲停股都適合追。數據統計顯示,所有漲停股第二天的繼續上漲概率不高。因此,在追漲停股時需謹慎,建議參考股票的基本面和市場走勢。
【 尾盤拉升與尾盤跳水】
尾盤拉升指的是股票在收盤前差一分錢沒漲停,這種情況往往是個股在尾盤經歷了一段時間的震蕩后由于賣盤壓力大而未能漲停。尾盤跳水的股票第二天通常會低開,由于散戶的恐慌出貨,股價可能進一步下跌。
【 集合競價漲停的意義】
集合競價漲停意味著股票在開盤時達到漲停價,然后又因賣盤壓力而跌回,這種情況下往往存在試盤行為。機構會通過集合競價的方式試探股票的支撐和壓力,但并不會真正成交,因為集合競價的成交量并不代表真實的買賣情況。
尾盤跳水往往意味著主力機構的獲利了結操作和洗盤行為,而跳水股票的第二天走勢往往呈現低開后高走的特點。投資者在追漲停股時需要謹慎,并參考股票的基本面和市場走勢。集合競價漲停在開盤時的意義是試探股票的支撐和壓力,需要謹慎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