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退市必定經歷ST
股票被特別處理后,往往會加上ST字樣。對于投資者來說,ST股票的風險性較高,應盡量避免交易這類股票。為了判斷一只股票是否曾經ST,可以通過以下方法:
查看公司概況
打開炒股軟件,點擊F10,選擇對應的股票,然后查看公司概況。在公司概況頁面中,可以找到曾用名一欄。如果股票曾經有ST字樣,一般會在曾用名中顯示。
查詢東方財富網
打開東方財富網,選擇對應的股票,找到橫排標題行中的公司概況。在公司概況頁面中,也可以找到股票的曾用名。此外,還可以查看過往的業績情況,連續3年虧損往往也是股票被ST的風險。
ST股票的特征
除了通過上述方法查看股票的曾用名,還可以通過以下特征來判斷一只股票是否被ST:
凈資產是否為負、負債過高等等
如果一只股票的凈資產為負,負債過高,往往會有退市的風險。這是因為凈資產為負、負債過高的公司往往難以維持正常的經營運作,無法滿足市場對公司的要求,市場監管部門可能會對其進行特別處理,即ST處理。
違規擔保、占用長久未還
公司存在違規擔保或長久未還的情況,也會增加被ST的可能性。這類行為往往顯示了公司的經營不規范和財務風險,可能導致股票被特別處理。
財務造假、虛構營收利潤
如果公司存在財務造假行為,比如虛構營收和利潤,也會被視為特別處理的對象。這種情況往往是公司經營不善、經濟狀況欠佳的表現,投資者應當警惕這類股票。
重大違法
如果一家公司存在重大違法行為,例如涉及欺詐、走私、違法競爭等,也可能被特別處理。這類情況往往嚴重影響公司的聲譽和信譽,被市場監管部門列入特別處理名單。
股票加上ST的具體日期
通常情況下,股票被標上ST字樣的日期是在每年的4月左右。這是因為公司向證監會交的財務報表往往在這個時間段內公布,如果連續3年虧損,就有退市的風險。當一只股票的名字加上ST時,股民應當警惕并采取相應的措施。
使用Python選出某只股票歷史是否ST股票
可以使用Python的baostock接口來選出某只股票歷史是否為ST股票。示例代碼如下:
```
import baostock as bs
import pandas as pd
# 登陸系統
lg = bs.login()
# 選擇股票代碼和日期范圍
code = "sh.600000" # 股票代碼
start_date = "20190101" # 起始日期
end_date = "20211231" # 結束日期
# 查詢歷史K線數據
rs = bs.query_history_k_data_plus(code, "date,code,close", start_date=start_date, end_date=end_date, frequency="d")
# 獲取結果集并轉換為DataFrame
data_list = []
while (rs.error_code == '0') & rs.next():
data_list.append(rs.get_row_data())
df = pd.DataFrame(data_list, columns=rs.fields)
# 判斷是否包含ST字樣
is_st = df["code"].str.contains("ST")
# 輸出結果
print(df[is_st])
# 登出系統
bs.logout()
```
以上代碼通過baostock接口查詢了某只股票的歷史K線數據,并判斷其中是否包含ST字樣。
了解一只股票是否曾經ST,可以通過查看股票的曾用名、財務狀況、違規情況和重大違法行為等特征進行判斷。同時,使用Python的baostock接口可以幫助我們選出股票的歷史數據,并判斷其中是否包含ST字樣。投資者在進行股票交易時,應當警惕ST股票的風險,盡量避免交易這類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