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咀嚼能力不是天生就具備的,而是需要后天訓練的,如果訓練沒有做好,就會導致孩子無法咀嚼比較硬的食物。
孩子如何去學正確的咀嚼方法?
一般情況下,只要孩子有了上下咬合的動作,就表示寶寶咀嚼食物的能力已經初步的具備了。6~8個月是訓練寶寶咀嚼和吞咽能力的最佳時期和敏感期,這個時候需要及時的給寶寶添加輔食。8-12個月是寶寶發展咀嚼和吞咽能力的關鍵時期,但是這個時候寶寶還不具備將食物完全嚼碎的能力,所以父母要及時的對寶寶進行針對性的鍛煉,一旦錯過時機,寶寶就會失去學的興趣,日后再加以訓練也會導致寶寶的咀嚼不夠成熟。
咀嚼訓練也是需要技巧的,咀嚼動作的完成是需要舌頭、口腔、面頰肌肉和牙齒彼此之間協調運動的,這需要家長們根據嬰兒不同的月齡,在充分照顧到營養均衡的同時。還需要去考慮到食物的硬度、柔韌性和松脆性,為寶寶的口腔肌肉和舌頭來提供不同的刺激,讓寶寶得到充分的發展。
六個月之后呢寶寶就開始添加輔食了,關于輔食的添加種類跟孩子的不同階段也都是不同的。六個月的寶寶輔食多以半流質為主,比如說米糊、蛋黃泥、果泥、蔬菜泥等;9個月的寶寶輔食多以粘稠的食物為主,比如說豆腐碎、碎果粒、面包片、小餅干等可以給寶寶安排上了。
12個月的寶寶輔食是比較軟爛的,比如說爛面條、餃子、蔬菜、肉末等都可以吃了;12個月以上的寶寶可以吃一些比較容易消化的固體食物了,比如說米飯、水餃、餛飩等成年人吃的食物都可以吃了。
寶寶從六個月的時候開始,寶媽就可以給寶寶適當的添加一些糊狀或者是泥狀的輔食,比如說米糊、蛋黃、果泥等。輔食要逐漸的增加,剛開始的時候少,逐漸的增多,蛋黃泥可以先加四分之一,等到寶寶吃了一周沒問題在加半個,逐漸加整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