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和當歸搭配吃能補益氣血,主要用于血虛,氣血兩虛及氣虛血滯證等。
黃芪具有補氣升陽(補氣以使陽氣升發),利水消腫(通利小便,消除水腫),固表止汗(通過鞏固肌表來止汗),行滯通痹,生津養血(補充體內水液、血液),托毒排膿(排出體內膿毒),斂瘡生肌(幫助瘡口更快愈合,促進新肉生長)的功效
黃芪主要用于氣虛乏力,中氣下陷(脾胃氣虛,出現臟腑下墜等表現),久瀉脫肛,表虛自汗(由于肌表虛弱頻繁自然出汗),氣虛水腫,血虛萎黃,癰疽(是一種毒瘡,發生于體表、四肢、內臟的急性化膿性疾病)難潰,久潰不斂等。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調理月經,緩解經期疼痛),潤腸通便的功效,主要用于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血虛萎黃,風濕痹痛,癰疽等。
二者搭配使用能起到補益氣血的功效,適用于血虛面色萎黃(面色黃而無光澤),氣虛血滯因虛致瘀之中風半身不遂(一側肢體不能隨意運動)及風濕痹痛(癥見關節疼痛,屈伸不利等)。
黃芪的不良反應和禁忌尚不明確,濕盛中滿(濕氣太重導致脾胃滿悶不適)、大便溏瀉者忌用當歸。如需用藥,應經過中醫的辨證,在醫生的指導下,規范用藥。
黃芪和當歸一起喝的功效為益氣補血(補充體內氣和血),可治療氣血兩虛證。
黃芪性甘、溫,歸脾、肺經,擅長補氣,臨床主要用于治療氣虛證;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能夠補血活血,用于治療血虛萎黃,眩暈心悸等。
注意濕阻中焦(濕邪阻礙脾胃功能)、脘腹(腹部)痞滿(胃部脹滿不適)及大便溏泄患者慎服當歸。
黃芪和當歸配伍是中藥方劑當歸補血湯,可以益氣補血(補充體內氣和血),適用于治療氣血兩虛所致的氣短懶言、肢體倦怠、面色萎黃(面色黃而無光澤)等。
中藥主要是通過煎煮發揮作用,兩者一起泡水飲用可能因為有效成分釋出有限,影響療效。
如需黃芪和當歸一起使用,應在中醫師明確辨證后開具處方使用,不建議自行組方服用,以免藥不對證延誤病情或產生不良影響。
黃芪配當歸的功效是補氣、養血等,可以用于治療氣血兩虛引起的心悸、心慌、失眠多夢等癥狀。黃芪和當歸都屬于中成藥,黃芪具有補氣固表、托毒排膿等功效,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等功效。二者配伍使用,補氣、養血的效果較好,臨床上常用來治療氣血兩虛引起的心悸、心慌、失眠多夢、面色萎黃、無力以及自汗等癥。需要注意的是,對于月經過多或者有出血傾向以及陰虛內熱者不宜服用,避免加重不適癥狀,不利于自身健康。對于氣血兩虛者,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黃芪當歸等藥物,不可以擅自用藥,否則可能會達不到治療效果,甚至會影響自身的健康。在用藥期間還需要多加注意,飲食上以清淡為主,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過強的食物,避免影響藥物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