礞石是綠泥石片巖或云母巖的石塊,其味咸性平,歸肺經及肝經。具有墜痰下氣、平肝鎮驚、消食導滯等功效,能治療頑痰以及老痰膠固之證、驚風抽搐、食積不消等。
1.墜痰下氣
礞石藥性平和,入肺經和肝經,具有墜痰下氣之功效。祛痰作用比較強,主要用于治療肝經之痰。本品質重性烈,味咸軟堅,善于消痰化氣,更適合頑痰以及老痰膠固之證主要癥狀為咳喘痰壅男咯、大便秘結,可以和沉香、大黃以及黃芩等中藥材配伍使用。
2.平肝鎮驚
礞石還具有平肝鎮驚的作用,多用于熱痰壅塞引起的驚風抽搐和癲狂,是治療驚癇的良藥。以煅礞石為末,加入薄荷汁以及白蜜調勻服用即可。如果痰積驚癇,并伴有大便秘結的癥狀,可應用礞石滾痰丸逐痰降火以及定驚。
3.消食導滯
礞石也可消食導滯,臨床上多用于治療食積不消,改善積食引起的消化不良、腹脹、腹痛以及食欲不振等現象。
礞石的功效是有消食促進胃腸道消化的藥物,一般治療胃腸道消化不良引起的胃腸胃酸胃痛等癥狀,能促進胃腸的消化吸收,有利于緩解效果,不能癥狀,同時還有修復胃黏膜損傷的效果,緩解胃酸分泌過多引起的癥狀。另外還可以治療濕熱引起的痰多、咳嗽、咽喉腫痛等癥狀,能起到清熱解毒去火的效果,還能消食化積的功效緩解不良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