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醫角度來講人感到疲乏無力可能是因為脾胃虛弱、濕邪困脾、肝郁氣滯(肝臟的氣機和血運不暢、情志抑郁)、氣血虧虛等造成的。
中醫認為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若脾胃虛弱,則運化失常,無法將飲食水谷轉化為精微物質,供養機體各臟腑,就易導致疲勞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稀(糞便稀不成形)等不適癥狀。
水濕之邪,阻遏于中焦脾胃,運化功能失健,則氣血生化不足,機體得不到足夠的氣血充養,致使出現疲勞乏力、肢體困重、胃脘及腹部痞塞滿悶等不適、
肝主疏泄,若肝郁氣滯則疏泄失職,脾胃也因此出現運化功能失常,無法正常化生氣血濡養機體,進而就會導致疲勞乏力、脅肋脹痛、常嘆氣等癥狀。
中醫上講,氣為人之根本,若素體氣血虧虛或先天稟賦不足,則易出現氣虛乏力、易疲勞等癥狀。
除外上述病因,慢性疲勞綜合征、糖尿病、癌癥等也可引起疲勞乏力的表現,因此建議出現疲勞乏力后及時就醫,在專業醫生的辨證指導下進行治療,以免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