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熔斷機制是股市中的一種保護措施,旨在避免股市出現重大崩盤,防范投資者的巨大損失。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股票熔斷的相關內容。
股票熔斷的起源
1987年10月19日,紐約股票市場發(fā)生了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崩盤事件,當日美股道瓊斯工業(yè)指數一天之內重挫32點,跌幅達6%,這一天被稱為“黑色星期一”,此后開始了股票熔斷機制的實行。
股票熔斷的運作
當股票市場出現異常波動時,股票熔斷機制被啟動。在熔斷機制生效期間,股票市場會暫停交易,防止市場崩盤。根據不同的交易所和指數,熔斷機制的設定也會有所不同,例如紐交所的一級熔斷門檻是股指波動達到7%,而上交所的熔斷門檻是10%。
股指期貨的熔斷機制
除了股票市場外,股指期貨也有熔斷機制。其漲跌幅限制為5%。標普500指數期貨、道瓊斯30指數期貨以及納斯達克100指數期貨都屬于股指期貨。
美股熔斷機制實施情況
自1988年以來,紐交所就已實行了掛鉤道瓊斯指數的兩級熔斷門檻。當道指下跌250點時,交易會暫停1小時;當道指下跌400點時,交易會暫停2小時;當道指下跌650點時,當天交易退出。根據數據顯示,自股票熔斷機制實行以來,美熔斷機制僅在2015年8月24日一次得到實施。
不同交易所熔斷機制的不同
不同交易所的熔斷機制存在較大區(qū)別。紐交所觸發(fā)二級熔斷時會暫停交易15分鐘,而當觸發(fā)第三級熔斷時,整日停止交易。在中國,上交所、深交所與港交所的股票熔斷機制也有所不同。
股票熔斷機制是股市中的一種保護措施,用于避免市場崩盤和投資者的巨大損失。目前不同交易所、不同指數的熔斷機制存在較大差異,投資者需要及時了解并掌握相關知識,以應對股市異常波動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