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銀保監會的合并,我國從機構監管向功能監管的過渡率先在銀行業和保險業實現。現如今,隨著銀行與保險合作的深化以及銀保產品功能的交叉趨同,銀行和保險的統一監管成為順應綜合經營大勢的必然選擇。在大資管時代,整合監管部門具有很多優勢和挑戰。
更方便的管理
通過前沿應用如物聯網、大數據和云平臺的運用,可以實現景區的智慧化升級。通過互聯網平臺整合景區當地和外部的資源,可以加強對景區的監管和管理,提升景區的服務質量和游客體驗。
統一的規范
資管新規從統一資管行業的角度出發,提出了業務運營的原則性要求,并由各監管部門制定了實施細則。這些規范包括投資范圍、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產品風險等級等方面的要求,從而保障了金融消費者的權益和市場的穩定。
清晰的政策導向
監管部門會根據外部環境變化和市場風險的評估,動態調整監管要求。監管政策制定考慮多個因素,與國家經濟發展和全球政治經濟環境緊密相關,并且會通過文件和規章的形式發布,引導大資管行業的發展方向。
引領性文件的發布
監管部門發布了一系列的引領性文件,如106號文、標準化債權資產認定規則、銀保監會的6號令和7號令等。這些文件對大資管行業的發展起到了指導作用,規定了合規要求和準則,促進了行業的健康發展。
延長過渡期
由于資管新規對金融機構的要求較高,為了給金融機構更多的時間適應和調整,監管部門決定將資管新規的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這樣可以減輕金融機構的壓力,幫助它們更好地適應新規定。
資管制度的沿革與特色
自2012年中國資產管理業改革開始以來,各監管部門陸續出臺了許多創新政策,推動了資管業的發展。這些政策的實施為大資管時代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給監管部門整合提供了參考和經驗。
大資管時代的監管整合是一個必然趨勢,它能夠帶來更方便的管理、統一的規范、清晰的政策導向和引領性文件的發布等優勢。然而,實現監管整合也面臨著挑戰,需要各監管部門的密切合作和協調,才能達到更好的監管效果。將來,隨著大數據技術的廣泛應用,監管部門還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數據分析和監測技術,為大資管行業的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指導。